作者:樊学梅
刊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年01月11日
90多年前,红军在江西、福建等地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围剿与反围剿的五次斗争。红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然而1933年下半年,国民党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对中央根据地进行围困,其中经济围困是重中之重。粮食、日用品等当地能勉强生产,勒紧裤带应对,可食盐、西药、枪支弹药等紧俏物资,不得不靠外面运入。此时,红军急需开辟一条甚至数条秘密交通线。这就是张品成红色主题小说《追花的人》(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故事背景。
青少年时,张品成生活在红军长征的起点——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从小听了许多红军故事,非常熟悉赣南的历史。在作品中,他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安远县的尊三围和寻乌、全南两县的秘密交通线,将叙述视野由中央苏区的几个中心县转到赣南闽西,将鲜为人知的历史呈现给当下的读者。
然而,张品成并没有直接写秘密交通线,也没有正面描写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战斗的宏大场面,而是选取历史的一个剖面,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以赣南水乡一对养蜂卖蜜的父子(父亲季米与少年宽田)跌宕起伏的命运为主线,通过他们与红军的特殊关系,写出了普通百姓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蜕变,展现了他们善良淳朴的美好品德,还原了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人患难与共、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正如张品成所说:“我写了几十本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没有一部是正面写战争或者战斗的,那并不是我不懂战争、不了解战争,或者是缺少对战争的体验,只是我觉得这么多年以来,正面反映战争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我们必须要全方位地看待历史。所以我觉得我必须把精力放在战争以外的革命历史、种种历史现象、人物和经典故事。”
叙事语言和对话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熟悉张品成的读者应该都有这个感觉:他是用方言和客家话来写作的。在《追花的人》中,张品成依然如此。他在文本中融入了许多客家文化,比如在第三章第二节《杨太方第一次看见这种建筑》中,就详细介绍了赣南围屋的外形、结构、功能等特点。不仅如此,书中还涉及当地的饮食文化和百姓的生活等,比如当地的特色小吃“三鲜粉”“灰水板”,以及待人接客的“八大碗”等。这些赣南客家文化的民风民俗、地域风情的介绍,为文本构筑了一种场景的真实、氛围的真实;人物对话所用的方言土语,更增添了一种历史的真实。可以说,张品成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时代赣南地区的城乡风貌、风土人情,也为当下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追花的人》是一部红色历史题材小说,更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聚焦于一个成年和三个少年的身上,通过他们的成长变化,诠释了少年艰辛的成长之路,实现了讲述童年、讲述党史的双重含义,也将坚忍、乐观、奋进刻进了年轻一代的精神底色。总之,我们都是追“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