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换一种方式打量
——《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书系》简介
祝丽

50-70年代在20世纪现代中国的历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革命”取得胜利,并在社会组织形式、政权机构、经济形态和文化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社会主义试验的时期。这段历史对于困扰20世纪中国的两大重要问题:独立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现代化”发展方案的寻求,都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但由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复杂问题,以及“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性社会后果,80年代以来对这段历史的清理出现某种情绪性的“非历史”倾向,文学史对这一阶段文学的处理也过于简单化。一种颇为典型的思路是以“二元对立”方式,将这段历史处理为与“前现代”、“封建”有更多联系的时期,而把“文革后”的社会看成是“现代化”的开始,把“新时期文学”看做文学的“复兴”。这种做法,有可能造成当代历史和当代文学的“失忆症”。值得注意的还有,50-70年代提出的问题,如知识分子问题,文化领导权问题,文学和文化体制的问题,文化分层和文化冲突问题等,并没有因为某种截然的历史阶段划分而消失,而是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延续和呈现。因而,重新审视50-70年代历史,实际上是对90年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处境作出现实回应的一环,即如何更为“客观”地评价这段历史?对90年代全球资本化过程的考察,这段历史能否成为参照系?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书系》[已出三卷《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李杨著)、《转折的时代》(贺桂梅著)、《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孟繁华著)]试图以分析的态度来对待这段历史,希望在新的历史视野中,集中讨论50-70年代的文学形态,并借助“文化研究”提供的观念和理论方法,来澄清这一时期文学和文化的一些重问题。它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还原历史”,而是提供另外一种描述历史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恢复”对当代文学的复杂历史记忆。

丛书的写作者在不同程度上借助了“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文化研究”不再简单地把社会结构处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而将社会生活方式看做表达意义和价值的整体。这事实上是要求在“跨学科”视野下对“文化”的重新整合。这将把原来学科视野中难以容纳的文化现象纳入研究范围,使更多的文化材料被当成阅读分析的“文本”对象,如报刊杂志等文化媒体、通俗文化、文化生产-接受-消费机制等。对于当代文学研究来说,引入“文化研究”也是在学科内部寻求新的可能性,即不再把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看做封闭的文本,而将其放到更大的社会结构性关系和文化生产关系中,呈现出单纯地强调“审美”的传统文学研究所遮蔽或难以呈现的现象和问题,由于50-70年代对文学生产和接受的严格控制,这一时期的文学呈现出高度“一体化”状态。“文化研究”的文化视野与这段历史有着某种“天然”的契合,而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呈现不同材料的差异性内容,并在更开阔的视野中展现材料之间的复杂关联,则使“文化研究”与传统的文学研究之间找到了对应点。——这是丛书选择“文化研究”作为理论基点和方法论的主要依据。

丛书注重对历史材料的整理和挖掘,使分析建立在充足的材料辨析基础上。在强调研究的学术性和史料性的同时,文字明白顺畅,叙述具体生动,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