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吉象来啦

文 / 张彤彤

2021年4月,一个大象家族离开传统栖息地,开始了一场“人世间的旅行”,火爆网络,也被网友称为“短鼻家族”。“短鼻家族”北上及回归之旅引发了人们对大象族群习性、特点的探究,更引发了人们对于人与动物该如何和谐相处的讨论。

《吉象来啦》这套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读者见面了。虽然这套书的出版上市紧跟社会热点,但事实上该书是作者大东沟历时十三年创作完成的绘本作品。为了这套书,他画了十年的水墨大象,画了成百上千的大象速写,做了各种关于大象的研究,更是雕刻了百余幅关于大象的木刻版画。十余年来,他废寝忘食地创作,不遗余力地推广着大象故事。

在利益冲突时,人与象该如何相处?在共存的空间里,象与人之间会迸发出怎样的爱与感动?面对威胁,象与象该如何自救与互助?这套书用三个关于象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大爱。

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

刚拿到这部作品时,它们还只是没有文字故事的画稿,有的图画甚至还没有完全上色。编辑室的李红主任问我对这部作品的感受,我说我虽不清楚画作的背后将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单看这一幅幅画稿,它们就不只是启蒙孩子的简单绘本。我被木刻版画上硬朗、粗犷、大气的线条所深深吸引,感叹几乎每一页都可以作为一幅艺术作品单独呈现。我开心地对李红主任说,等书出版之后,我一定要选几幅图片打印装裱起来挂在墙上。就这样,因为被大东沟创作的木刻版画所吸引,我开启了《吉象来啦》系列图画书的编辑出版之路。

太平有象,万象更新。大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瑞兽,有“厚重稳行、吉祥如意”的寓意,是吉祥和智慧的化身,也是这套书选择“吉象来啦”作为丛书名的原因。

木刻版画所造就的大象,没有实拍的照片那样真实,也没有手绘的插画那样多彩与生动,但是,在木板上经过上万次的刀刻,视觉上就饱含了极强的力量——充满张力的画面语言、简洁的色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而也正是因为是木刻版画作品,所以这套书的图画部分很难被自由修改,因此文字部分就需要更加细致的打磨。直到付印前夕,我们还在不断打磨语言,以便为孩子们讲好人与象的故事。

原书中采药人冒着风雪寻找的“雪莲花”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000 年国务院 13号文件已明令禁止采挖野生雪莲,因此我们选择了更有诗意的“冰绮花”作为替代,使故事能够继续被讲述下去。

最初的创作中,作者为了使故事更具震撼力,让六牙神象自己撞断了象牙而死去,使贪婪的夫妻免受象群的攻击。在书籍的终审阶段,编辑认为作为一本面向儿童的图画书,这样的结局难以给孩子们光明与希望,便淡化了象王死去的事实,让故事在“象王疼痛地倒在了地上”“洗涤后的心灵变得纯洁起来”中结束,留给了读者深入思索的空间。书的最后,我们还附上了一则“小贴士”,普及了我国对非法买卖象牙等违法行为的处罚。

关于故事发生的地点,我们也向作者提出了疑问。比如,《象王》故事中,大象生活在雪原上;《象童》的故事里,象妈妈带着小象和盲童在寻找光明的旅程中经过了平坦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小象,加油!》里,离群的小象遭遇到了多生活在非洲荒漠中的鬣狗的攻击。这三个故事中的大象如果属于同一种类,为什么它们生存的环境差别那么大?

大东沟解释说,他想要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宽容、有爱的环境,让人感觉到安全、自在,而不是对大象这个庞然大物充满恐惧,所以故事充满了童话色彩。《吉象来啦》中的大象是在借鉴了亚洲象和非洲象的各自特征后创作出的形象。 大东沟说,亚洲象耳朵小,比较萌,没有力量感;非洲象,比较猛,但是它的身体的脊柱后移,表现出来太干柴。所以在创作中,他就慢慢融合,创作出来的大象是亚洲象和非洲象的结合,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希望被更多的读者遇见

当散发着淡淡书香的成品书被我抱在怀中的时候,我希望借着这套书去给读者传递一份大爱,唤起一份责任。正如大东沟所说,画大象始于13年前。为什么画,源于他对自然的感恩以及看到大象被猎杀、被拔掉象牙的新闻时心中隐隐的痛。

《吉象来啦》这套书集科普认知、生命教育、视觉艺术、木刻版画艺术于一身。通过极富感染力的故事,带领孩子走近神秘却亲近的大象家族,唤起孩子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更让孩子明白爱的力量,学会感恩并勇于尝试。故事传达的情感比父母直白的说教更有效,令人回味悠长。

在大东沟的世界里,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富有创造力的青壮年时期为了梦想砥砺前行。他愿意花十年、二十年来做一件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有长期目标,且有足够的耐心。“我甘愿做一个又盲目又热情的傻瓜,为梦想努力,不留遗憾地把大象的画法献给世人,如果说画得不好也许是人生不够完美,但是研究画象的过程成就了我完整的人生。”

这套书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温度,让读者在感动之余又产生深度思考,并常读常新。

希望这套书能被更多的读者遇见。

本文刊于:《山东画报》10月刊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