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五彩缤纷的民间文学长卷
赵燕瑚

由齐涛主编,陈建宪、林继富分别著作的《中国民俗通志》之《民间文学》上下两册前不久正式出版。这是一次用志书形式介绍中国民间文学的有益尝试,也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重大努力。

该书涉及五十六个民族,上溯远古,下至当前,涵盖了民间文学的方方面面: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等,无不罗列其中。作者一方面运用20世纪以来无数民间文学工作者采集整理的资料,吸取了许多前辈的研究成果,同时运用了自己身体力行多年来田野调查采录到的第一手的材料,特别是使用了多年在西藏、云南、广西、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甘肃、河北以及湖北等地田野调查获得的大量资料。尤其下册作者林继富,1986年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了世界屋脊的西藏,一呆就是八年,然后又深入到其他省份,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研究涉及到的民间歌谣就达到了302万首。这其中既有大量的文字资料,又有大量的图片资料,使大量活态的史诗和传说、歌谣走出了乡村山野。纵观书中,不仅有对某一民间文学形式及其经典篇章的全面介绍和分析,还有对其重点章节的摘引,很多文学形式在介绍之中配以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的图片资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开全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五彩缤纷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学全景之图画。

论述精当,是该书的另一大特色。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而中华民族, “它的主流是有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且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语)。中华民族是连续的,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从未被割断;中华民族是自觉的,特别是近百年来,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在历经的反侵略战争中,融为一体,休戚与共,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的特征必然在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融合的一个特征。该书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介绍了中国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轨道,明确指出中国民间文学是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各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形成的脚步,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多元共生的特点;具有在漫长的历史交流中互渗互补,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影响我,我影响你的互动格局;具有各民族不断地从局部统一向全国统一推动的历史大趋势下,来自多源的口头传统在长期文化交流中不断交融整合,形成既保留和发扬不同口承传统精华、又不断熔铸出具有更大文化包容能力和丰富内涵的多元一体的新传统。如大多数创业史诗表现了中华民族同元共祖的理念。人类起源往往和民族起源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洪水神话中每逢讲到人类再造的时候,往往是许多民族在同一胞胎里诞生。著名的洪水后再繁殖人类的神话,就已在全国四十多个民族中发现。许多相邻民族之间,流传着相同的神话母题、故事类型和民歌形式。经过国家统一的过程中的交融整合,最终形成一种“和而不同”“多元之美”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中华民族民俗生活史的一个艺术缩影,是中国民族共同的文化财富。这些结论,是统领全志书的灵魂,一语中的,十分精当,可圈可点。对于中国民间文学的各个形式和具体作品的介绍和评说,作者吸取了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加以消化创新,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令人信服。

体例科学,也是该书的一个特色。以志书的形式,用一定的篇幅将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全面地加以介绍,绝非易事。该书使用统一的结构,采用章、节、目的形式,进行架构。每章节开始用概说的形式,全面介绍某一民间文学形式的概貌和主要特点,包括文学形式的概念、主要资源、历史发展、研究现状等;然后再分门别类,逐一将每一分类再度概括,然后逐一将主要形式的作品加以分析和介绍,其中有总括的介绍,也有重点章节的摘引,从而做到偏全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用较短的篇幅尽量包容更多的内容。该书在志书所要求的“述”和“论”关系的处理上,把握以“述”为主。“述”是全书的主篇和作品介绍的基点,而“论”主要体现在概说部分中,构成了本部分的主线和灵魂,在具体内容的叙述中,主要经过对材料的取舍和剪裁体现出作者的理论视角。

作者坦言,用志书的形式,将流动的中国民间文学进行综合的表述,是第一次尝试。由于中国民间文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而民间文学又具有流动性和变异性,用志书的形式,如何通过简洁的介绍体现民间文学的形象性和审美思想,如何以相对静态的的历史叙说来体现具有活态特性的民众生活文学,如何对流动和变异中的某一文学作品进行时间和空间的界定,如何对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种类繁杂的民间文学做出全方位的民俗介绍,都是较难把握的问题。书中对一些作品的介绍,特别是对流传范围广、时间久远、影响大的作品的介绍,对其产生、流变的背景,现场演述的情景,关涉较少,还显得不够深刻,影响了被介绍的民间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对同一类民间文学作品的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作品的介绍和评介上,其个性特色也还不够突出和准确,有的地方又显得略微重复。还有的形式分类也不是很科学,稍嫌有些零碎。这样要求有些苛刻了,但瑕不掩瑜,这些问题对于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民间文学志书来讲,都是枝节问题,不会影响到它的价值,尤其是对那些希望用较短的时间了解中国民间文学全貌的人,以及在民间文学研究工作中需要查询某些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