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11 月 26 日, 习 近 平 总 书记来到曲阜,参观并考察了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同年 12 月 30 日,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工作迅速开展,儒学的发展也迎来了崭新的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召集国内儒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就学界和大众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与书写,《尼山文库》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024 年,《尼山文库》已经出版到第二辑。《尼山文库》第一辑入选了 2023 年“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增补项目,第二辑的出版在内容与主题的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与考究。《儒学与新儒学》作为第二辑的三册图书之一,遴选了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学家牟钟鉴先生在儒学方面的著述,重新编辑、修订,著成本书。该书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儒学义理及其当代价值,二是儒学与中国文化,三是当代新儒家。这三部分内容分别代表了作者对儒学发展历史和义理传承的梳理,对儒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的探索,对当代新儒家代表性学者的评述。
“涵泳古典,入其内而后有觉解”是牟钟鉴先生一直以来的治学态度,亦是本书的一大理论特色。书中“新仁学”观点的提出,就是作者在涵泳经典、梳理义理发展脉络、总结前人治学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早期仁学是“爱的伦理哲学”,孔子提出“爱人”,孟子把“仁”定义为“恻隐之心”;中期仁学是“生的宇宙哲学”,朱熹继承早期仁学的思想,把“生”字引入仁学,程朱理学承接荀子的思想,将礼义升华为天理,王阳明接着程颢的《识仁篇》讲“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后期仁学是“通的社会哲学”,谭嗣同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康有为提出大同世界是“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世界,另外,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也在接续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新思想。作者熟读《论语》《孟子》《荀子》《礼记》《太玄经》《朱子语类》《二程集》《孟子字义疏证》《仁学》等儒家经典,在纷繁浩杂的儒家学说中,从各个代表人物、代表学派的论著中汲取精华,条分缕析,捋顺仁学的发展历程,并加以发挥,形成了自己的新仁学观点。新仁学是将原本的“爱”“生”“通”原则综合起来,加上“诚”的原则,吸纳其他子学的精髓,构建起的新体系。这非是无海量积累而能完成的。作者真正做到了熟读经典、运用自如、另有发挥。
“历史与理论兼治、训诂与义理并重”是牟钟鉴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治学方法,也是本书的一大写作特点。牟先生的写作,不仅能够体现儒学的发展历史,而且能够通过历史说明其理论、观点、评价 ;在写作时,他既注重一字一句的文本解读,又注重义理的辨析与考究。作者关于新荀学的研究与写作过程,就非常有代表性。作者对于荀学的探索,是从《荀子》三十二篇出发,先准确理解《荀子》原作思想,再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作者评价荀子的历史定位时,是从儒学发展的维度上进行评价的,不单讲荀子,而是从孔子、孟子的历史定位讲起,将荀子与二者做横向比较,并给出结论 :孔子是仁者型圣人,孟子是勇者型圣人,荀子是智者。
出版人| 2024年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