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失衡的表现、原因和对策研究
——读迟云主编的《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失衡及其调适》
刘丛

社会心态是弥散于群众中未经加工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既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又是社会运行正常与否的“晴雨表”、“风向标”。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维系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条件。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心态也处于多元、多变、多样的活跃期,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山东省委讲师团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失衡及其调适》(迟云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从社会心态失衡的小切口入手,剖析了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的现状,阐释了社会心态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探索了应对社会心态失衡的有效路径,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系统地分析了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表现和危害

作者认为,当前社会心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推出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为人民群众解决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社会呈现出安居乐业、和谐发展的状态,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心理素质整体提高,相应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同时更应当看到,社会心态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社会心态失衡中存在的一系列的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11种心态:浮躁、焦虑、愤青、忽悠、老不信、炫官炫富、仇官仇富、弱势心理、不安全感、暴戾、冷漠,同时分析了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四种危害,即: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严重者会扭曲价值观和危害社会;社会道德冷漠现象较为普遍,冲击道德底线,造成社会道德滑坡;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引起群体性事件增多,维稳成本居高不下;政府公信力下降,消解党和政府威信,不利于执政基础的巩固。

二是详细探讨了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

作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从整体性背景来看,我国目前正进入利益分化、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的时代,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纵向上出现社会阶层分化,横向上出现社会阶层固化,加上底线公平的失守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都对社会心态失衡产生了影响;从经济文化因素方面来看,市场经济带来的无序、垄断、功利主义,加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人治大于法治等消极因素对社会心态的失衡有着一定的影响;从体制机制因素来看,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社会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人文关怀机制相对缺乏,都对社会心态失衡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主观因素来看,个体的过分注重自我、狭私心理,社会群体的“心理震荡”影响个体心态成为可能等等,这些都成为影响社会心态失衡的重要因素。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分析比较全面客观,为探寻解决社会心态失衡的路径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三是积极探索应对社会心态失衡的有效路径

我们知道,在当今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心态,无疑是积极进取的、健康向上的、理性平和的。人心思进、人心思富、人心思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追求心理健康,注重心态和谐,成为社会心态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问题也大量地存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要唯物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地客观对待,既不能漠视也不能夸大,用发展的眼光和办法解决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问题。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实现公平正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引导人们确立积极的心态。再次,要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以民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及时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最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及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对价值观的养成作了要求,内容更加具体,指向更加明确,对引导全社会的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加强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发挥其对社会心态的规范作用,要加强社会个体的个人修养,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调适,培养其宽容包容、乐观理性等良好的认知习惯,都有利于社会心态失衡的调整和解决。

此外,作者还探讨了英国和美国发达国家、新加坡和韩国等新兴国家、苏联等转型国家,应对社会心态失衡的经验和教训,为读者提供了基本的借鉴和参考。

该书提出了一个当下社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虽然该书尚存一些不足,比如应对社会失衡问题的路径过于宏观,但这不能掩盖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能让每位读者从中获益良多。

本文发表于《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