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的各种声音中,天籁之音无疑是最为美丽的,譬如松涛、海啸、泉鸣等,它们都远离尘世的喧嚣,让人百听不厌,心旷神怡,有时还会让人的思绪走得很远很远。但若让其和人心灵的声音相比,它则要单调和苍白了许多。有句谚语说得好:世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在这片最广袤多变的时空中,即使最先进的计算机,恐怕也无法精确地计算出它究竟有多少个种类。然而,就在这个无穷大的心灵之声中,有一个种类又显得格外的突出,它就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那样单纯,像乳虎啸谷那样无畏,像赤子那样真诚,像初绽的花蕾一样美丽,像四月的春色一样缤纷……它就是“花开的声音”——人生花季的万籁之音。它因而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我们不妨将这种声音中的某一个片断拷贝到一个“磁盘”上,比如像山东教育出版社所做的那样,自觉地将现今中学生的一批自述汇编成《倾听花开的声音》一书。这种书自然能给人以美的愉悦。读之,顿感青春的热浪扑面,禁不住地要慨叹“后生可畏”,陡然生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心思来。
同时,由于言为心声,这种“声音”中也必然传达出了这一代人成长的烦恼、困惑、渴望、需求等心声。全书的内容主要是21世纪中学生自述自己在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其他地方所亲历的真实故事,及其由此而引起的心理体验和感受等。尽管这只是他们心中的一点细波微澜,但由于这些声音出自不同的个体之口,且具有童言无忌的特点(他们显然还没学会为长者讳),因而能反映出一个面,即类的真实的心理特征。从该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就依稀谛听到了这一代中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看到了当今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他们心灵上的投影及对其成长的正负面影响:从他们活跃的思想、鲜明的个性意识、独立的判断能力中,我们清晰地听到了历史前进的脚步声;从他们身上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如早恋、拜金主义、合作意识淡漠、吃苦耐劳的品质差以及他们对被迫接受的应试制度的反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种不足和诸多亟待于改进的地方。它既让我们了解了新世纪中学生的思想精神风貌,又让我们由此反观了自己和成人化的社会,具有双重的认识价值。该书因之可以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家长等手中的一份孩子的“成长档案”,能帮助他们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预防和补救措施,改进工作,从而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此外,“声音”还是新世纪中学生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窗口。古老的斯芬克斯之谜早就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类是最不善于认识自身的动物。现代认识论则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以参照物的选择为出发点的。所以,当今的中学生若想更好地认识自己,就要首先认识他人,特别是要以同龄人为参照物。一般说来,某一同龄人的缺点往往就是自己的缺点。但这些缺点在自己身上往往不容易被发现或意识到,因为人性的弱点就是——自丑不觉,他丑要说。同学们因此可在同代人的故事中反观和认识自已,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完善和超越自我,使阅读真正成为一个交流、净化和升华的过程。
当然,“声音”还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除“出版说明”中提到的稿件“多为高中生所写”、没有充分照顾到初中生外,它文后的某些“心理点评”显然还“点”得不到位,显得过于笼统和打官腔,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某些点评引经据典太多,丧失了心理引导应有的亲和力等。这些,都是再版时需要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