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鲁迅研究的世纪性总结
——《多维视野中的鲁迅》读后
唐锡光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出现的“空前”的、而且很可能是“绝后”的文化巨人和文学大师。他不仅是一个伟大而丰富甚至充满着复杂矛盾的个体存在,是一个学养深厚、建构多重的巨人,而且还是一个影响深刻广远、文本含蕴难以穷尽的大师。正像“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样,鲁迅也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文学存在。但惟其鲁迅说不完、道不尽,却反而激发了人们全面把握和锐意穷尽的探索热忱。由冯光廉、刘增人、谭桂林先生所主编的《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正是这样一部煌煌巨编。

《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是以“文化巨人”作为鲁迅的基本特质,从文化的角度来把握和阐释鲁迅的。从狭义的文化范畴,即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来看,可以说鲁迅是带百科全书性质的伟人。他在文化的众多领域,如文化学、哲学、人格学、伦理学、思维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创作学、编辑学、批评学、美学、艺术学、语言学、翻译学、学术史、文化史、历史学、教育学等理论和实践的众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建树,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不少新的东西,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基于此,本书被冠以“多维视野”的字样,正是为了体现和突出鲁迅这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特点,以期读者能通过此书大体能够窥见鲁迅的基本风貌,获得对鲁迅的全面了解。

但本书对鲁迅世界的综合性的文化观照,是运用“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史的眼光和尺度,从多维的文化视野而进行的。人文学科是以研究人为中心,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观照人类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想象,从而对人的本质、人的历史、人的发展、人的未来作出科学的阐释。人文学科的理论属于观念理性的阐释,本书在鲁迅研究中以巨大的胆识和魄力,积极吸收和融合了姊妹学科的学术成果和经验智慧,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思维学、宗教学、主题学、艺术学、编辑学等八个学科或八个人文视角对于鲁迅的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实现理论突破、获取创见的手段,而本书则是从社会学、传记学、心理学、比较文学、叙述学、象征学、接受学等七种阐释方法对于鲁迅的作品进行多维视角的解读的;人文学科的发展历史则是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结合上,给对象本体的成就价值以科学的历史评估,使其贡献地位在历史的比较行程中得到更切实更清晰的揭示,而本书则分别从文体史、批评史、美学史、翻译史、汉语史、学术史、文化史等角度,对鲁迅进行历史的评估,以期对鲁迅作出科学的历史定位。这种对于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人文意义的多维考察,凸现出了鲁迅在世界文学——文化史上的重要的历史地位。

《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是对二十世纪鲁迅研究的世纪性总结。鲁迅及其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精神象征和现代中国历史的神话性描述,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实现“现代性转型”的历史性的见证,因此,“鲁迅学”在现代中国,尤其是在建国后的大陆,不但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而且还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显学”之一。而鲁迅形象在研究者的笔下,也随着历史性中心动作的变化而发生着阐释话语的更迭和变化。从“民族魂”的鲁迅到“革命斗士”的鲁迅,从“阶级斗争”的鲁迅到“反封建”的鲁迅,从“启蒙战士”的鲁迅到“现代孤独者”的鲁迅,这种历史形象的改变见证的不仅是二十世纪历史主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表现出一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变化轨迹。而我们从《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一书中,看到的正是近百年来鲁迅研究从理论、方法到研究视角的全面综合和历史性的总结。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其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学创作、翻译和古籍整理,而本书对于鲁迅在这三个文化领域的文化创造都有富有创意性的论述和分析。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是二十世纪鲁迅研究的百科全书。

《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也是一部代表着当今中国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巨著。本书的大多数作者均为当今鲁迅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或学术新锐,同时也汇聚了当代中国的几代鲁迅研究学人。老一代的学者如冯光廉、朱德发、彭定安先生,中生代的学者有王富仁、刘增人、李春林等,新生代学人有陈平原、谭桂林、朱晓进、张富贵等,他们对鲁迅的研究应该代表着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的最高水平。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主要是破除建国以来政治化的观念框架和话语系统,这其中经过了社会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到学术性建构的变化。这一点,我们从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身上看得最为清楚。王富仁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是以“反封建”的鲁迅阐释而为人们所知的。在这里,鲁迅承担的是一个文化启蒙者的历史角色。王富仁对于鲁迅作为历史先觉者的发现是与当时的现实改革联系在一起的。为此,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王富仁的语境里,中国传统文化则多被赋予了诸如“封建的、落后的、腐朽的”等负面的价值评判。但到了《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一书中,王富仁则已经放弃了以前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某种先验式的判断,直接涉入到“鲁迅与传统中国文化”这一课题之中,对于“文化史中的鲁迅评估”进行了富有学术性的思想观照和价值评判。王富仁的这种“学术转向”则代表着鲁迅研究在上一世纪趋于“学术化”的最新发展趋势。

《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不仅是二十世纪鲁迅研究的“继往”的巨制,同时也是一部对新世纪鲁迅研究的“开来”之作。可以预想,在中国未来新世纪的发展中,在文化的空前进化中,在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中,鲁迅文本将再次发挥它的重要的批判作用,具有新鲜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而本书由一生献身于鲁迅研究并且有着丰硕成果的彭定安先生来撰写“21世纪的鲁迅研究预想”一章,这本身就颇有象征意义。彭定安在本书中提出了鲁迅研究的“21世纪文本”这一概念,并从鲁迅世界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个领域大胆预言了鲁迅研究在新的世纪的发展趋向,诸如“鲁迅回忆录”的研究、“学者鲁迅”的研究、鲁迅的“翻译文本”以及鲁迅的比较研究与比较文学——文化的研究、鲁迅创作心理的研究、“文化大师鲁迅”的研究等,都是对于鲁迅研究的诸多空白点或尚待开掘的研究领域的富有价值的展望与预测。而这对于后来的鲁迅爱好者和鲁迅研究者,对于新的世纪“鲁迅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建设与成熟,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