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山水画是以大青绿的面目出现的。当时的山水画出现在洞窟壁画和人物画背景之中,采用勾线填色的青绿形式。隋唐时期,山水画发展成独立的画科,其主要形式仍为大青绿设色。中唐以后水墨画逐渐兴起,经五代至北宋初年的发展,成为成熟的画科,并达到了其第一个艺术高峰期,占据了主流地位。宋末元初,文人画逐渐兴起并大行其道,水墨画大兴,青绿山水画出现式微,仅有赵孟頫、钱选等少数画家兼画青绿。元代文人画对“高逸”品格的追求,使其青绿山水画呈现出文人化的“逸气”,离现实愈远而离心源日近。明清时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青绿山水画再次复兴。近现代时期,中国山水画因受西方文化、时代变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面目。主讲:王兴堂,山东艺术学院讲师。
如果视频无法播放,建议您更换浏览器,例如:chrome(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