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5/1/5 15:01:42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41183)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陈晶
绘画创作是培养学生创作力,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重要领域。学生通过创作传达出个人对生活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感受,渗透出作者本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说,创作是学生最为自主的乐园。
绘画创作进入到高年级,创作的要求提高了,在内容上要求更加丰富,在表现力上通过造型、色彩等语言表达要更加完整。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学生表现能力跟不上创作要求的问题。
众所周知,表现能力是使创作的艺术形象得以显现,用以表现思想、情感或事物的能力。创作作品就是通过艺术形式的物化、表现来完成的,即表现力的落实。否则,想得再好、构思的再妙,表现不出来也是空谈。我发现,在创作表现的过程中,高年级学生尤其对人物塑造的能力比较差,表现力不足。有一半的学生在画人物时还停留在低年级的意象人物、符号人物的水平上。这样的人物不利于表现画面,影响了创作主题的发挥,同时画面缺乏审美性。而在这个年级段,绘画创作中人物塑造的比重越来越多,画面中都离不开对人物的塑造。面对这种情况,部分学生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即逃避人物的塑造。根据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写实期,绘画上开始追求真实。对于自己画的意象型人物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满意,所以在创作中干脆不画人物。针对这种现象,我鼓励学生还是要敢于表现人物。我经常给学生打这样一个比方∶绘画创作就像写记叙文,也要有人物、时间、地点三个要素。人物是事件的中心,而时间和地点则是画面所要表现的特定的情景和环境。学生明白了人物塑造的重要性。而真正解决这个难题,我采用了以下具体做法:
1、演示法
这里的演示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来自学生的动作演示;一个是教师的范画演示。主要让学生根据创作中可能出现的动作,亲自做一做,当场表演一下。这是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经常使用的主要偏重于对于事物观察的方法。比如在《那一刻的我》一课,我就让一个学生到台前做了想要在画面中表现的动作,并分析了动作的动态特点、身体各肢的走向。接着,教师随机进行范画。观察是美术创作须臾不可离开的必要条件。这两个层面的演示就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观察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于学生对人物的塑造,从而达到提高人物创作表现能力的目的。
2、写生法
人物的塑造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他需要对人体肢体的理解和良好的观察力、表现力来完成。写生法是通过对照现实物进行描绘,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学习方法,是培养造像基本能力的主要手段。另外,在小学阶段大都是命题画创作,引导学生命题画创作时,需要激发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形象、情节、情景的回忆与想象,这些都需要形象记忆、形象经验作保证。而写生是学生获得形象记忆和形象经验最好的方法之一。所以,在课上多创设让学生对照人物写生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人物的观察掌握人物的特征,从而能够准确的表现人物。久而久之,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记忆力提高了,人物形象经验丰富了,在进行创作时,人物的塑造、画面的表现就不会再是一个难题了。写生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鼓励学生课余时写生,不仅限于人物,还可以结合静物、小器物,重在养成一种良好的观察,科学地表现事物的能力,打破一年级以来养成的简笔画方法所画人物、静物单纯符号化现象。
3、临摹法
除了写生法外,还要结合临摹法。写生需要一定的模特、空间等条件。而临摹的话只需要一幅幅范画便可以了。相对来说,临摹更加简便易行。通过临摹优秀作品,学生逐渐汲取好的表现技法和造型的经验,同样能达到提高塑造人物能力的目的。另外,临摹法也符合本阶段学生绘画发展的要求。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脱离意象期的画法,但在技术上感到困难,他们开始转向喜欢临摹,所以临摹训练很受学生欢迎。而临摹的范画也很好找。我曾翻阅过学生现在使用的各科材料,里面大都图文并茂。特别是语文、科技、品德等课本。其中的插图质量很高,反应的事件也接近学生,很利于学生临摹使用。
中国画讲“搜尽奇峰打草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要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丰富形象储存,才能升华为创作中的艺术美。总之,告别意象人物、符号人物,将人物的塑造逐渐成熟,才有利于绘画创作的主题表现和画面观赏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