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新闻动态



  • 【李镇西】“我们一起来上一堂让听课老师失望的课好不好?” ——《春之怀古》课堂实录

    2020年11月25日

    李镇西:“我们一起来上一堂让听课老师失望的课好不好?”

    ——《春之怀古》课堂实录(上)

    时间:20201028日上午

    地点:成都市大邑中学

    学生:成都市大邑中学初一10班学生、现场听课老师

    教师:李镇西

    记录:马文琴、杨璐、兰静

       

    第一课时

    还有十来分钟才上课,我提前走进教室,学生们已经坐好了。

    这是一间很大的教室,除了坐着48名学生,旁边还密密麻麻地坐着150多名“慕名”前来听课的老师。

    这是大邑中学初一10的孩子们。每一个孩子的桌上都放着一个名牌,这是他们细心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邓茜媛,为了方便我上课抽学生提问而制作的。

    我看见前排一个女孩的名字叫“李子燏”,“燏”这个字我不认识,便问她读什么,她回答读:“yù。”

    我又看了好几个学生的名字,都有我不认识的字,如“莼”“嵛”等。问他们,他们都告诉我了。

    我乐了:“今天来到大邑中学,我又认识了好多字。”

    说着我拿起名牌,对听课老师扬了扬,说:“估计好多老师也不认识这些字。今天长知识了!”

    然后我指着邓茜媛老师,问同学们:“知道我与你们邓老师是什么关系吗?”

    大家回答说:“她是您的学生。”

    “嗯,原来邓老师都已经给你们说了。对的,是师生关系。”我说。

    然后我追问:“那你们和我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一下愣住了,好像没反应过来。

    我解释说:“她是我的学生,你们是她的学生,那你们又是我的什么呢?”

    邓老师在旁边插话提醒:“再传弟子。”

    我说:“邓老师是我的徒子,你们又是邓老师的徒子,那你们就是我的徒孙!那你们和邓老师都是我的……”

    学生一边笑一边大声说:“徒子徒孙!”

    听课老师也笑了起来。

    我继续说:“我刚才在路上就问邓老师,我说,茜媛,你现在带的这个班的学生喜不喜欢你呀?她说,你去问学生吧!好,那我现在就问大家,你们喜不喜欢邓老师啊?”

    “喜欢!”学生异口同声。

    我说:“嗯,我知道你们在这样的场合不可能说不喜欢。”

    全场又笑开了。

    “那我就要问具体一些,你们喜欢她什么?谁来说一下?”

    一时没人发言。

    “看来你们刚才说的全是假话……”我故意这么说,可话还没说完,一个男生举手了。我便说:“好,请那位同学来说一下。”

    他站起来说:“喜欢邓老师的文采,她在上课时总能讲到很多相关的课外知识,还能延伸到其他的书籍和文学方面的知识。”

    又一个男生举手了:“嗯,还喜欢她的责任心。我们犯错的时候,她总会说一句:‘不是你们的错,是我没有教好。’这句话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邓老师在教我们时候的责任心。”

    我说:“从你的发言中,我发现你受她的影响,都很有文采了。”

    大家笑了起来。

    这时候,我的左眼流泪了,赶紧用纸巾擦了擦。

    然后,我声明说:“我刚才擦眼泪不是被你感动了,是眼睛有问题。最近我的左眼老爱淌眼泪,所以我今天上课可能随时要擦眼泪,你不要误以为李老师太容易被感动,不停流泪。但是呢,我的确被你们对邓老师的评价感动了。还有补充的吗?”

    又一个同学举手了:“邓老师很爱我们,但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我喜欢她。”

    我说:“是的,邓老师在我身边工作了两年,我感觉她是她们那个年龄段里面少有的有才华的人。文章写得特别棒,人也特别好,善良,有爱心。”

    稍作停顿,我继续说:“这是第一个问题。刚才我又问她,你的课上得怎么样啊?学生喜不喜欢啊?她还是说,你问学生嘛!好,那我现在就问大家,她的课上得怎么样?”

    学生沉默。

    我说:“这个没人回答了,那说明她的课大家都不喜欢。”

    结果,大家马上齐说:“喜欢!”

    我说:“不对,怪我问题没有问好,我问大家喜不喜欢她的课,等于是把答案送到你们嘴边了,你们很难说不喜欢。那她的课究竟上得怎么样?能不能给我讲几句,她的课都有什么特点啊?都跟小学的课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叫唐梓茜的学生说:“我觉得邓老师的课幽默风趣,代入感很强。”

    我说:“哦,幽默风趣,可我还没有发现过她幽默呢!你请坐。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这样,你们若给她打分,打多少分?以一百分为满分,打多少分比较合适?实话实说。你们不要看她的脸色,看我的脸色,呵呵!”

    学生一时沉默,好像在想。

    “这样吧,觉得打100分的举手!——嗯,没有,没关系的,反正现在邓老师不在——哦,她在的。”

    大家哄堂大笑。

    “打90分的举手——哦,多数同学都举手了。但有同学在看别人,别看别人嘛,你自己觉得打多少分是你自己的事。”

    我又问:“打不及格的举手——没有。嗯,大多数同学给邓老师打90分,90分已经很高了。我今天上课争取和她的距离不大,或者争取和她缩小距离吧!”学生都笑了。

    停了停,我问:“邓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吗?我叫什么名字?”

    学生们说:“李镇西。”

    “对,我叫李镇西。”我一边说,一边把我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我的字有没有你们邓老师写得好啊?”

    学生们都说:“有!”

    我乐了:“我看有同学一边回答一边看邓老师的表情。”

    大家又笑了。

    我说:“我不会写正楷字,我知道跟你们这些小朋友上课应该写正楷字,一笔一划,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就这样写。不敢说我的字比邓老师写得好,但是我写得比她流利一些。”

    写完名字,我转过身,对大家说:“我还是要说几句心里话,本来今天我只是给我们工作站30多位老师上课的,很随意的,说上就上。结果呢,来了那么多的老师听课。我觉得有点不好。因为他们带着期盼,是来听所谓‘著名特级教师’的课,他们希望看到‘亮点’‘高潮’‘精彩纷呈’……然后回去说,哎呀,今天听李老师上课,真是一次难得的享受!可是,今天他们会失望的。”

    我突然提高声音:“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上一堂让他们失望的课好不好?”

    学生们也大声回答我:“好!”

    “嗯,同学都说好,但我估计有同学是习惯性地随大流顺口说出来的。”我说,“那么,你们觉得我的意思是什么?你们要想一想,李老师说要上一堂‘失望的课’是什么意思呢?”

    有学生说:“你说的反话。”

    听课老师笑了起来。

    “嗯?‘说的反话’?那你的意思是,其实我上得非常精彩是不是?”我问。

    大家又笑了。

    我继续问:“还有没有其他理解,我为什么要上一堂让他们失望的课?”

    说着,我转身对着听课的老师:“那老师们呢?你们怎么理解?你们既然来了,论年龄嘛,我也把你们当我的学生辈。我这话也不客气啊,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就是我的学生,我上课你们也要参与的。有没有老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上一堂让你们失望的课?请老师回答一下。”

    没人回答。

    我对老师们说:“老师应该示范一下,你们都应该积极踊跃的参与今天的课堂。”

    老师们们依然沉默,有的甚至悄悄埋下了头,像是生怕被抽到。

    我转过身又面向学生:“你们看,他们怎么表现的?”

    我继续转身,再问听课老师:“有没有老师理解我为什么要上一堂让你们失望的课?”

    还是没老师回答。

    “什么意思啊,知不知道啊?”我问,然后我自问自答,“不知道,是吧?”

    “好,是这样的,”我走向学生,“本来我想上一堂随意的课的,可是……哎,同学们,你们上过公开课没有?”

    大家齐答:“上过。”

    “那你们说,上公开课和平时的课有什么不一样?”

    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回答,声音有点犹豫。我说:“我没听清楚,没关系,大声说,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学生说:“上课的老师是我们没有见过的。”

    “老师没有见过的?哦,就是没见过的老师来给你们上公开课,是不是这个意思?”

    他点头。

    “是的,有时候上课老师不一样,但很多时候也是一样的。是吧?那么,公开课和平时的课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我继续问。

    一个学生说:“上公开课的时候,老师比较温柔、生动、慈祥。”

    听课老师笑了起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笑,大概是在想,那平时老师上课就不那么温柔、生动、慈祥了吧!

    我问:“还有没有同学补充?噢,你说。”

    她站起来,说:“后面会坐很多老师,气氛压抑。”

    “是啊,你们平时敢举手,上公开课不敢举手了。”我说。

    又一个男生举手了,我鼓励道:“咱们这位同学好勇敢,你说。”

    他说:“举手的同学变多了,都想表现自己。”

    我说:“刚才那位同学说同学们不敢举手,他说同学们敢举手。就像这位发言的同学,就敢举手发言。嗯,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没人回答了。

    我说:“这个……李老师本身不想上公开课。来了这么多人,大家就很压抑。本来我跟邓老师说,就在教室里面上,那样才很自然,一切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邓老师变成男的了,显得老一些,还没有邓老师那么漂亮。呵呵!”

    学生们也笑了。

    “可邓老师说,教室里坐不下,有听课老师。我说,坐不下就站着嘛,老师就站着后面听课,关键是要你们自在,让他们不自在。没坐的,然后他们就会趴在窗口上听,这样也显得我‘生意’很好。”

    学生们又笑了。

    我接着说:“后来他们说不行,给我安排在,在……你们学校有个小礼堂是吧?当时给我们设计的是在台子上上课,下面的听课老师就是观众,咱们真的是在表演了。我说,绝对不行!如果这样,我就不去了!最后放在这儿,大教室。结果还是不自然。没关系,环境不自然,我们自然一点就好了。”

    学生们微微点头。

    我问:“你们知道我今天要上什么课文吗?”

    大家摇头。

    我很得意地说:“我就想给你们一个突然袭击,让你们事先不知道我讲什么。不过……”我突然想起一个阿凡提的故事,“哎,你们知道阿凡提吗?”

    学生们说:“知道。”

    我开始讲了:“阿凡提有一次去演讲,下面黑压压的一大群听众——当时很多人,哎哟,阿凡提来了,都是他的粉丝呢,得来看看。阿凡提问大家:你们知道我讲什么吗?所有人回答,不知道!他转身就走了。说,我给不知道我讲什么的人讲什么呢?还讲什么讲?他转身走了。过了不久,阿凡提第二次又来了,依然是黑压压的听众。他又问:你们知道我讲什么吗?下面的人心想,上次我们说不知道,把他给气走了,于是便说,知道!你们既然都知道,那我还讲什么讲!阿凡提转身又走了。”

    学生大笑。

    “阿凡提第三次来了,他继续问粉丝们,知道我讲什么吗?同学们猜,他们会怎么回答,或者说,他们怎么回答阿凡提才不走?你们知道吗?哎,那个同学举手了,好,你说。”

    “一半人说知道,一半人说不知道。”他说。

    “哟!你是看过这个故事呢,还是现在自己想出来的?”

    他说:“我现在自己想的。”

    “哈哈,你的智商120啊!”我夸他。

    “但阿凡提又走了,他说,我不讲了,知道的给不知道的讲,不就行了吗?”

    学生们又笑了。

    这时一个学生在下面小声说,“你讲了我们就知道了。”

    我说:“对,他们应该这样回答,你讲了我们就知道了!好,同样的道理,今天我讲了你们就知道了。”说着,我拿出一叠资料,“这是今天上课的课文,请熊安妮同学帮我发一发。”

    我把资料递给第一排离我最近的一个女生,然后我也抽了一张出来,“今天我就带了这一张纸来,这篇是张晓风的一篇散文——”

    我一边说课文题目一边板书:“春之怀古”。

    我说:“这是一篇教材外的文章。平时上课,说实话,老师有更多的教学资源,比如有教参,而你们什么都没有,只面对一篇课文。这是不平等的。那么,今天我希望平等一些,我没有教参,你们更没有教参。我也没有要你们预习,原本想让你们预习的,后来想算了,预习会加重你们的负担,本身作业就够多了。那我们就现场同时一起阅读,我和同学们就在同一起跑线上走进课文。哦,当然,其实也不平等,为什么呢?我的阅历比你们丰富一些,知道的也多一些,比如我就知道作者张晓风,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张晓风是谁的?有没有知道的?”

    一个叫“徐祥钦”的同学举手了。

    “好,你知道,你真是了不起。你说一说张晓风是谁?”

    “是一个散文家。”

    “你从哪知道的?”

    “我学过她的课文《我喜欢》。”

    “什么时候?在哪里?”

    “我小学的时候。”

    “非常好,请坐下。刚才我说了,我的阅历比你们丰富,我的理解可能比你们深刻一些,但是你们也有比我强的地方,因为你们的年龄,所以你们的思维比我活跃,想象力比我丰富,你能够以你们的童心,读出我没有读出的地方,这是你们比我强的地方。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扯平了。”

    就这样,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开始上课了。

    “读一篇文章,怎么读呢?”我提了一个很朴素的问题。

    本来这里,我曾想过要让学生们讨论:“怎么读一篇文章?”但想到刚才闲聊的时间太多了,我临时决定取消这里的讨论,直接自问自答,“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会先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就会查一查,是不是?”

    学生们点头。

    “我们读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联想。比如,昨天我读到一本哲学书,是波普尔的书,我一边读一边会自然而然地有许多联想,联想到我读过的类似的书,联想到我的生活体验,等等,有时候会产生共鸣。同时,我们读的时候,有时还会发现一些句子不懂——咦?他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写呢?于是,我们就会思考,就会和身边的人讨论,这就是很寻常的阅读经过。那我们今天也这样,先读一读,可是呢,今天没有带工具书,那就彼此交流一下,你不认识的字词,可能他认识,就这样交流一下。完了之后再来讨论,你觉得哪个地方特别有感觉,特别感动?哪里没有读懂?这个句子该怎么理解?等等,我们今天就这样上课,好不好?”

    学生们说:“好!”

    我说:“那现在就开始读吧!先自己读,读的时候很自然地拿起笔勾画,读完之后我们就请同学起来读,如果有必要,我读也可以。”

    学生开始读,越读越大声。

    我在黑板上板书:读一读、查一查、聊一聊、问一问。

    几分钟后,声音渐小。大家读完了。

     “读完了?那读的时候肯定有同学发现有不认识的字,现在交流一下,哪些字?”

    一个学生举手:“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我想走访那’什么的‘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那两个字我不认识。”

    我明白他说的那两个字:“这两个字我当然知道,但你们知道怎么读吗?谁知道?哦,没人知道。不知道没关系。邓老师知道吗?”

    邓茜媛老师说:“chí chú。”

    no!你读错了,应该读‘zhí zhú’。”我对大家说,“自己把音注上。”

    我一边板书“踯躅”,一边说:“什么意思?就是犹豫,徘徊不定。好,这个字解决了,还有什么字不认识?”

    一个学生问:“第一自然段的第二排,那个山什么?”

    “山什么?嗯,这个字谁认识?”

    有一个学生说:“山麓lù。”

    我说:“什么是山麓呢?半山腰的坡一直到山脚,也可以说山脚。嗯,还有吗?”

    一个学生问:“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排,春天有如什么旗鲜明的王师?”

    我说:“旌旗jīng。旌旗就是古代打仗常用的一个旗子。我们看舞台上的古装戏,打仗出征有许多旗帜,那个旗就是旌旗。还有吗?”

    一个学生问:“第三自然段,‘满塘叶’什么?

    有学生说:“读黯àn,满塘叶黯。”

    我肯定道:“对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还有吗?”

    一个学生问:“最后一句那里,什么远?”

    我解释:“yān湮远。‘湮远’就是久远的意思。”

    这里疏通生字,我想过让学生以甲问乙答的形式彼此互助解决的,但时间很紧,没有必要把时间耗费在这没多少思维含量的问题上,所以我也就不刻意展示“学生自主”而由我自己代劳了。这是一种实事求是。

    我继续问:“这些是不认识的字,还有不理解的词吗?同学们有哪些词不理解?这位同学举手了,好,你说。”

    那个学生说:“浑沌无涯。”

    我解答:“你想问‘浑沌无涯’是什么意思,是吧?‘浑沌’就是模糊,迷糊,不太清晰。‘无涯’就是没有边际。我们可以形容早上的雾,好大一片,浑沌无涯。”

    说完了,我又问:“还有吗?没有了,是吧?那我这里问几个问题,第二行,什么然啊?”

    学生回答:“澌澌然。”

    “好,大家都会读,那么‘澌澌然’什么意思?你们都没有提啊,说明都懂了,是吗?说实话,我读这篇文章的第一个障碍就在这。什么叫‘澌澌然’?”

    没人回答。

    我说:“本来应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的,但今天没有办法查字典,那还是我说吧。‘澌澌然’,这是一个象声词,水融化了流淌下去的声音,很细小的。”

    学生没问这个词,但我觉得有些词他们以为懂了其实没懂,我必须挑明。所以我继续问:“第二段,一只小羊在什么草的时候?这个字读什么?你们看这个字,‘啮’,读‘niè’。这样的字最迷惑我们,以为懂了,其实不会。‘啮’,就是吃的意思。其实它的含义还是比较具体的,就是用啮齿磨那个食物。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简单地理解啮草就是吃草。好,就说这些吧,我们平时阅读就这样,阅读的时候发现一个字不认识,自然就会去查……”

    我还没说完,突然被一只举起来的手打断。

    邓茜媛老师说:“我要一洗刚才的耻辱。我刚才的确把“踯躅”读错了,是因为我把另一个词和它混淆了——踟蹰,‘踟蹰’和‘踯躅’意思相近,都有犹豫、徘徊不前的意思,而且它们字形也很相似,都是足字旁,但它读‘chi chu’……”

    我将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说:“邓老师的意思就是说,‘踟蹰’同‘踯躅’,意思相同,读音不同。我建议同学们下来把这个词认真查一查,好不好?”

    学生说:“好。”

    我说:“嗯,这就叫做做学问。严谨。”

    字词疏通了,我说:“接下来,我们来读文章,我呢是想请同学读。那你们说,是请哪个人起来单独读,还是一起读?”

    学生们说:“单独读。”

    “单独读?那你们想请谁读啊?”

    在学生的推荐下,几名学生分别读一段,我也安排学生齐读两个段落。

    读完后,我让学生互相评论,并指出读得不太好的地方。有同学说:“‘旌旗’的‘旌’没有读对。”我说:“刚才那位同学,‘仓颉’的‘颉’没读准,应该读‘jié’,当然也可能我听错了。”

    我让学生说一说,刚才谁读得好? 

    学生说:“第一位同学。”

    我问:“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流利,流畅,没有错别字,而且抑扬顿措。”

    我继续问:“那其他同学读,你们觉得有什么不足的?”

    后排的一个男生说:“他们在读的时候语速有点快,没有停顿。”

    我说:“是的,我就想说这个。来,我们握个手,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咱们俩这么有共鸣啊!”

    同学们笑了。

    我继续说:“他们的阅读有个共同的弱点,读快了啊,韵味就出不来了。但也不是说非要读慢一些,自然一些就行。”

    我重新拿起课文:“我倒是想给你们读,但是又怕你们不愿意……”

    全体学生说:“愿意!”

    “但时间关系,我只能读一段。你们帮我们选一段吧!”

    学生说:“第二、三段。”

    我说:“好的,读两段,那我读完了,还得让听课的老师们读一读。你们给他们选,让他们读两段。”

    学生说:“读第四、第五段。”

    我说:“好,这样吧,第一段我们全体一起读,最后一段也一起读。那么老师们找到你们要读的段落,不能比同学们读得差啊!好,我先起个头——‘春天必然是这样的……’,起!”

    学生开始朗读——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我接着读——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听课老师读四、五自然段——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全班接着齐读,直到结尾——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老师们在读第四段时,我临时有一个小创意,我给学生们说:“一会儿老师们读到‘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时,大家一起读‘春’!”

    遗憾的是,因为老师们朗读的声音比较大声,多数学生都没听到我的建议。所以读到那里,只有几个学生和着老师们读“春”。

    全文读完了,我评价道:“很好,我说的是配合很好。除了我读的时候有一个地方结结巴巴的以外,你们都比我读得好。尤其是听课的老师啊,他们配合得非常好,但是他们的声音没有你们好听,因为你们是童声嘛,多好听的声音啊!另外,坐在后面的有些老师也要挨批评,他们开始没有读的,我一走到他们面前去,许多老师就开始读了。”

    全场大笑。

    “其实文章可以反复读,越读越有味,但我们今天就不读了。我要提一个问题——听课的老师一起思考啊!”我说,“ 这个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怎么才算是读懂呢?这就是我今天问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再说一说,听课的老师也想一想啊!”

    全场一下沉寂起来,大家都在思考。

    过了一会儿,我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先抽谁呢?”

    一个学生举手了:“读懂了,就是将文章字面的意思和字面背后深层的含义弄懂了。”

    我说:“恭喜你答对了,加十分!呵呵,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其他同学可以继续回答。”

     另一个学生说:“就是把每一处作者要表达的心情、感触,都揣摩透了,将自己的感觉带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思绪,能够将作者的感情透露在自己身上,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感情。这叫读懂了。”

    我说:“嗯,对的,读懂就是带入自己的感情。”

    有一个学生说:“读懂就是能够理解题目,因为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理解题目,就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还有看它的开头和结尾,开头是它故事的开始,是起因,而结尾是它感情的升华,所以看开头和结尾也可以读懂这篇文章。还有就是用心去读,找这篇文章的共鸣之处。”

    我评价道:“你讲的是怎么读懂,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去读懂,这是对的。我问的是,得到怎样的结果算是读懂了呢?”

    我问听课老师:“你们读懂了吗?老师们谈一谈,什么叫读懂了?”

    老师们沉默。

    我对学生们说:“你们说,请哪位老师来回答?”

    学生们指着邓茜媛老师:“邓老师!”

    我笑了:“我也这样想的,抽邓老师回答。请,邓老师!”

    邓茜媛老师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读懂不仅仅是把作者他想要说什么给读出来,这只是浅层的;还要读出他没有说出来或是说不出来的,你要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去感受那文字里面流动的情感,流动的意绪,读出一种共鸣感。”

    我说:“邓老师的意思和刚才那个同学相似,都说到‘共鸣’。有共鸣就叫读懂了。对的,我也这么认为。但我要做个补充。什么叫读懂了?我有八个字: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这就叫读懂了。”

    我将这八个字写在黑板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我解释道:“读出自己,就是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读出了自己的生活,所以读出自己叫‘共鸣’。比如,我们看一个电影会流泪,因为电影的内容让我们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某段经历,或自己的某些情感。读出问题,就是读出不理解的地方,包括我们的质疑,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说,读懂了怎么还读出问题了?是的,恰恰是读出问题才是读懂了。你给我一本《天文物理》,我一窍不通,我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这只能说明我没读懂。而今天这篇短文,可能会有很多问题,读出问题也就是说明我们在思考。”

    我停顿了一下,让学生消化我这个观点。教室里出现了沉默。

    然后我说:“现在我们再读,先读出自己,或者说,你觉得特别亮眼、特别感动的地方,或者是你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一边读一边勾划,然后可以和同伴交流分享,我觉得哪里好……哦,好像下课了吗?好吧,你们休息一会,下节课我们就来交流讨论。”



    李镇西:我对第二节课更满意,因为这堂课出现了明显的失误

                                                                                      ——《春之怀古》课堂实录(下)




    第二课时


            休息十分钟后,继续上课。我说:上节课我说了,读懂就是要读出自己,就是欣赏和共鸣。刚才让大家交流——读出自己,那现在谁来说一说啊?”
    一个男生举手站了起来:“请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里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第一处是把柳树拟人化,第二处是把柳树控制‘御沟’和‘江头’的样子比作王师。在一句话中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的生机勃勃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显然,这孩子更多的是关注文字表达的技巧,而没有说自己的感受,我便问他:“你读到这里有什么感觉啊?”他说:“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春天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而且那个时候应该是初春时节,柳树是长得最快的时候。”我说:“哦,长得很快。这句话让你眼前出现了充满生机的初春景象。是的,春天里,什么都长得很快,一下就让漫山遍野显得很漂亮了。我觉得,你回答时要注意,不要只说修辞手法——平时我们说话,谁管修辞手法啊?就说第一感觉,说我读到这儿,我觉得眼前是什么景象,可以了。这就是我们读的感受嘛!你刚才后面回答得非常好,你看,很鲜明。我们请你来读一读这一句,好不好?”他饱含感情地朗读:“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我说:“是的,‘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全部都控制住了,到处都是春的现象。柳嘛,也是春天的代表,非常好!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对吧!好,还有吗?”

            学生们纷纷举手,急于回答。我看了看一个学生桌上的名牌,说:“好,唐梓茜同学,你说。”她说:“请大家看到第四自然段的第二排,我读到这里就想到了小时候春天去放风筝的场面,想起了春风吹拂在脸上的感觉。”我忍不住赞叹道:“回答得非常棒!就这样读,这就叫读出自己了嘛!非常好!还有同学要分析一下吗?


    面对小树林一般的小手臂,我又请了一位叫“谢昕灵”的女生。她用清脆的声音说:“请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一排——北地里千门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巢。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幅画,就是在乡村,当时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燕巢的燕子还没有归来,还是空虚的景象。我感觉到一种冬天即将迎来春天的温暖。”我说:“声音真好听!刚才邓老师就在说谢昕灵的声音好听,真的是这样的。她感觉冬春之交,春天要来了,但是还没完全来,她说是‘冬天即将迎来春天的温暖’,这是一种画面感。不过,这个画面只能通过你们的想象‘看’到。大家也发现了,今天李老师的课没有多媒体,没有课件,我今天是有意不用多媒体。我希望让语文课回到古典时代。因为语文的特点是通过文字再现形象,每个人都可以在眼前呈现画面,产生想象。不同的同学,他眼前的画面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我用了多媒体课件,那春天——诺,就在那儿(我用手指了指前方),一下就把大家的想象限定死了。而同学们自己想象就不一样了。你看,刚才就有同学说,她的眼前就有画面。好,刚才还有谁举手呢?”我走到一个小男生面前,看他的名牌,然后笑着着对他说:“哦,是个可爱的小男生啊,王子旭。你想说什么?”
            
    他说:“我的理解和谢昕灵同学的不一样。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我们健康成长的这种感情。”我说:“好,我想问大家一下,王子旭说他想到母亲呵护儿女,这是作者本来的意思吗?作者本来有这个意思吗?”全体学生生齐答:“没有。”我追问:“没有,那么王子旭说得对不对呢?”大家还是齐答:“对!”我说:“对的,这叫联想,这叫再创造。由作者的文字想到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读出自己,这就是读懂了。好,咱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个叫“罗先昊”的学生说:“我想说的句子是: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我认为这里是从高到低的顺序,写了从冬天到春天的这种时间的变化,而且这里又体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让我想象到了小时候赶鸭子的那种场景。”

    我微笑地问他:“你赶过鸭子?”全班同学都笑了。“就是那种追鸭子的情景。”他补充说。我有意逗他:“哦,追过鸭子,没有赶过?”全场大笑。“就是那种朴素的生活。”他很认真地解释说。表情太可爱了!我忍不住赞叹:“非常好!”有老师鼓掌了。我对他说:“你看,我们老师给你鼓掌了。”我转身对听课老师们说,“大声一些,他没听到。”所有听课老师热烈鼓掌,声音持续了很久。

    我表扬同学们:“你们今天发言很积极,完全是自愿主动的,而大家的掌声也是情不自禁的。我没有说:‘说得好,给他点掌声!’或者:‘这里应该有掌声。’这是许多公开课老师的口头禅。而我为什么没有说?我觉得掌声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觉得哪个同学说得好,我们可以给他鼓掌;觉得一般,你也可以不鼓掌。一切要自然,对吧?”然后,我回到课文上,说:“我要补充一点,罗先昊说的这一段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我读到这儿,就像看电影一样,电影镜头不断地在转换。这样,我试读一下……”我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读一边谈我的感想:“‘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它这个镜头在转换,‘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什么意思啊?雪化了,是吧?‘一首澌澌然的歌’——雪化了,有声音啊!你们看,有声有色,‘便从云端’——山的高处,‘唱到山麓’——唱到山脚,‘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你看,作者是根据融化的雪水的流淌,镜头不断地转换,‘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最后的这个细节,从特宏观的山头,最后细到小鸭的黄蹼和春泥,多好啊!我就作这一点补充啊。”

    我正准备再请一位学生时,邓老师举手了,我便请她说。邓老师说:“我非常喜欢第五段,就是鸟儿丈量天空这一段……”她有感情地朗读——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然后,邓老师分析道:“我觉得非常好的是,作者用鸟来丈量天空,这个想象非常奇特,写出春天里鸟儿自由自在飞翔的情景。而且它们丈量天空用了蓝度、透明度、高度、深度四个角度,把整个春天的天空写得非常富有层次感;她还把鸟儿比作数学家,写出春天里鸟儿叽叽喳喳的活泼,也让我不禁联想到数学。我的数学不太好,我看到“鸟儿不是好的数学家”一句,我就想我也是这个样子的。那‘终于不敢宣布统计数字’,又让人觉得那天空是多么的浩瀚辽阔,是丈量不完的,非常美也非常形象。”我说:“非常好!邓老师说的这一段是把鸟儿也拟人化了。还有其他同学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吗?”一个叫“张泳淳”的学生说:“我喜欢的句子和邓老师的一样。鸟儿测量天空没有测量出来,但是它们没有为此感到惭愧,因为它们知道天空是广阔无垠的,天空会毫无条件地包容它们。就像有人做错事了,会用宽容心去对待他们,而并不是责备的语气。这样反而有一种亲切感。”

    情不自禁的掌声又响起了。我点头:“嗯,很好!我想说说细节。邓老师说,读到“不是好的数学家”,想到自己就有点自卑了,她把它具体到自己,把这个数学家理解为真的数学家不好。而张泳淳同学认为,小鸟不是这样的,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同样很开心,对吧?那作者这儿也是用拟人化的写法。谈到拟人化,这显然是一种想象。我就想问一个问题:我们说写作文要观察,那这篇文章写的内容都是观察到的内容吗?作者写的内容,是实际观察的结果呢,还是通过……什么啊?”这里,我有意停顿,瞧着学生,让他们来口头填空。这里,隐含着我的一个教学目标,或者说教学意图,我就是想告诉学生,写景的文章可以直接写观察到的景象,也可以写通过观察实物去联想或想象到景物——前者写的是“实景”,后者写的是“虚景”。这篇文章显然写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虚景。但我不愿意一开始便直截了当地把所谓“教育目标”告诉学生,而是希望自然而然地引出这个话题。此刻,我和学生还有邓老师一起讨论关于“鸟儿不是好的数学家”这几句话,刚好是一个进入谈“想象”的契机,一个导向我潜藏着的教育目标,或者说实现我隐含教学意图的契机。所以我在和张泳淳、邓老师讨论时,会顺势问学生:“我们说写作文要观察,那这篇文章写的内容都是观察的内容吗?作者写的内容,是实际观察的结果呢,还是通过……什么啊?”结果是水到渠成——学生齐答:“想象。”

    我说:“哎呀,你们太聪明了!我还以为我这个问题没问清楚呢,你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时候,后面一个男孩举手了。我问:“后面那位男同学,你举着手想说什么?”小男孩说:“我想说,作者她是在回忆。”我一下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了,但故作惊讶:“回忆?你为什么说她在‘回忆’?”“因为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作者都在说‘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平静地追问:“哪个词表现出是回忆?”“曾经。”他也平静但自信地回答。这里,孩子已经涉及到文章的主题了,说明他真的是读懂了的。但我不想中断我已经“顺势”开始的关于“通过想象来写作”的话题,便说:“对,‘曾经’。你说得非常好!但我们先放一放,一会儿来讨论。”事后回想,我不知道这里是否处理得正确,按说,这男生都把话说到这儿了,完全可以乘势让孩子们分析文章的主旨——这是文章的难点;但这样一来,又会中断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想象”的问题。当时,我脑子里闪了一下,瞬间便决定,还是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把这男孩提起的话题放一放。于是,我继续说:“刚才同学们说了,作者是用了想象力、用了联想来写的。想象力的前提是以观察为基础,就是说,我们写作离不开细致的观察,但写作本身,不是只写观察到的具体对象。比如‘冷面笑成花面’,你能说这是作者具体的观察结果吗?如果是,你说说这个‘冷面’在哪里?说不出来吧?因为它是想象出来的。还有,她在写的时候,真的看见了有一个小孩在放风筝吗?不一定,对吧?但是生活中有这样的场景,或者说她曾经亲眼看到过一个小孩放风筝,于是写作时她联想到了。所以,这篇文章主要由想象力来写的,写的都不是实景,而是她的想象。这是了不起的地方。任何文学作品离不开想象。你如果按照文章当中写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去找,往往是找不到的。比如,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去找桃花源,都没有结果,对吧?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很美的地方,全国好些地方的人都说他们那里是桃花源,哪儿有啊?那本来就是作者根据一个原型而进行的再创造。你们再看这一段——第四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声朗读——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我说:“就这一段,你看,这每一个形象都是作者的想象,这当然都来自生活,但不一定那么集中,一下子都同时涌现在作者的眼前,但她通过想象将一组春天的形象展示在文中,有着很强的冲击力。好,同学们来试一下,你能不能也想象一个形象,说一个句子接在后面?”教室里一下沉默了,学生们都在思考。我给大家减压:“没关系,想不出来也没关系的。”然后引导道:“就这么一个想象:春天是什么?作者说,是小羊在啮草时猛然间感到的多汁。哎呦,那个草汁水多了起来咯,这不是春天才这样的吗?想一想啊,春天还有哪些惊喜,或者说和冬天不一样呢?”唐梓茜举手了。

    我走近她:“哦,你想到了,你说——”“春天是小鸭在洗澡时猛然间感到的温暖。”她说。我说:“对,这句话有一句诗,是什么啊?”学生们生答:“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说:“我要表扬她。梓茜把这个诗学活了!听说你还是英语课代表吧,这真了不起,你这叫学贯中西!”全班同学都笑了。我继续问:“还有吗?”我转身对着听课老师,“老师们想好的也可以举手啊!”一个孩子举手了,说:“春天是枯黄的野草间突然冒出的一丝新绿。”“多好啊,这个画面多美啊!”我赞叹道,“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而是‘万枯丛中一点绿’。说得好,说得好!” 又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说:“看,给你们点儿时间,你们就迸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好,你说。”

    他说:“春天是小草在恶劣的环境中的自强不息。”我没有表扬他,而是分析他这个句子:“自强不息,意思是对的,但抽象了一些。这个句子要形象。自强不息怎么体现呢?一株草在严寒中不屈地挺拔着的身姿。嗯,就是类似的句子。我想说的是,写文章就要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细小化,细节化……你看,作者笔下的春天就是体现在一个个细小的形象中。”邓老师又举手了,她站起来说:“春天是一只棕熊在冬眠中猛然听到的啄木声。”我品味道:“啄木声,嗯,棕熊被敲醒了。非常好!”又一位听课老师说:“春天是一个笋尖脱去一层层外衣的仰头沐浴。”刚说完,她又补充说:“沐浴阳光和雨露。”我肯定道:“很好,这也是一个形象。还有吗?”一个男生说:“春天是一个游子在羁旅途中猛然间感到的期待。”我表扬他:“你用了‘羁旅’这个词,你的书读得很多啊!”一个女生说:“春天是一个孩子出游时猛然感到的花的美丽。”

    “嗯,‘花的美丽’,真的美啊!”我说,“我仿佛看到了这美丽的花儿。”一个女生说:“春天是一个老人在河边散步时突然闻到的花香。”我信口逗她:“怎么只有老人呢?哦,春天其他人都去干活去了,闻不到。只有老人悠闲地在野外散步。是吧?”全班笑了起来。一位听课老师说:“春天是雀儿在枝头跳跃间猛然感受到的喉咙的歌唱。”“嗯,这个感觉很好。憋不住要唱出来的歌声。”我说。一位听课老师说:“春天是一个花苞猛然间在枝头听到的鸟的鸣唱。”我说:“非常好,真的非常好!我们可以多角度去想,从我们的生活,从鸟的角度,从花儿的角度,从天的角度……都可以写。”又一个学生举手了,说:“春天是螃蟹在泥洞里听到的第一声惊吓。”我问:“为什么是惊吓呢?”孩子答道:“因为春天会有惊蛰。”

    我作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对对对,惊蛰。螃蟹的描写很细致了。你们在写诗了呀!你写十个这样的句子,就是关于春天的想象的一首诗。我想到1990年,那会儿我教高三,我和学生写了一首诗,叫《元旦》,我用了几十个排比写‘元旦是什么’。我记得其中的一句大概是这样的:‘是滴血的婴儿在洒满阳光的早晨对着整个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元旦嘛,刚开始嘛。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意象。这就是写诗,这就是写诗一般的文章。所以,写景就是要有观察,还要有想象力。”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前不久写的一篇写景文字,于是,我一边拿出手机,一边对学生说:“上周我去了光雾山,然后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有光有雾,如梦如幻》。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给你们读一读啊……我是临时想给你们看的……”我在手机上搜出我那篇文章,点出文中的图片:“这样,你们先看看这个照片。”我拿着手机在学生中走了一圈,给他们展示几张极美的风景照片。学生看着照片,纷纷发出“哇……”的感叹。我乐了:“‘哇,哇……’对着美景,你们就知道‘哇’!”孩子们都笑了起来。“可怎么写它呢?怎么写这个场面呢?”我启发道,“有人可能会说,观察要仔细,然后如实描写。我如果如实地写观察,那不如直接看这些照片。我这样写的……”

    我朗读我文中的句子——几道呈放射线形状的光,穿透森林。拔地而起的一棵棵台湾水青冈耸入云天,树梢上每一片叶子都是金黄而透明的,并微微颤动,如燃烧的火焰。我解释说:“这就是写作的想象力。接下来,我还注意色泽搭配。你看最后一张照片,我是这样写的……”我继续朗读——我站在树下仰望,蓝色的天空,布满金黄或橘红的色彩,如一幅油画在穹顶展开。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林间小道上,洒在红红绿绿的游人身上……整个森林五彩缤纷,果真是“天然画廊”。我说:“这样色彩就丰富了。就这样写作文,懂了吗?大家下来可以试一试啊。还有,光雾山还有一个景象,就是那一条溪水,流淌在山谷间,水特别清澈。上面有黄色、红色的树叶点缀着。先给你们看看图片,再看看我怎么写的。”我又展示手机上的图片,因为是临时想起来的,没有做PPT,我只好还是拿着手机走了一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很漂亮吧!”我说,“那如果要把这些景物写下来,怎么写?你们有没有想到怎么写这个场面?”学生们不说话,都在思考。我说:“还是我刚才说的,用想象力!我是这样写的……”我继续朗读——还有水。浅浅的溪流,或在山涧活泼地跳跃着,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点点波光;或如有质感的绸缎静静地流淌,水面没有一丝波纹,只有倒映着的两岸五彩树叶在朦胧地颤动……我分析说:“两个‘或’形成对比,一个是静止的,一个是跳跃的。同时,静静的水面我又增加了一点色彩,五彩的树叶。关键在后面……”我继续朗读——也有镜子一般的水面,既无波光也没倒影,但见水底枯枝或石块纹丝不动;我继续分析:“极为安静,极为安静!我的目的就为写后面,所以这里把静写到极致。好,接下来……”我朗读——空中的枝叶在亲吻,窃窃私语在沟壑间不留痕迹地滑落,唯有时不时飘过水面的薄雾听到……

       “这些完全是想象。我们写景,不仅要有观察,还要有无尽的想象力。”我强调说,“好,谢谢大家!我临时想到便炫耀了几句啊。我是你们的老师嘛,比你们写得好是应该的,但是也不一定。其实有些时候,你们想到的一些句子会比成年人的更有灵气。任何一个少年都是诗人。”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有些孩子若有所思。我说:“如果给你们时间,你们一定还会写出更精彩的关于春天的句子。”我说,“这样,下课后同学们继续想,继续写,好吗?”同学们都说:“好!”我对同学们说:“‘读出自己’还有很多很多内容,同学们的分享非常精彩,那我们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需要研讨的。刚才说了,除了‘读出自己’,还要‘读出问题’。那你们读出什么问题了呢?”一个学生举手了,问:“第一自然段说,‘……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这里为什么要加‘的春泥’,前面已经说了是春泥,这不是重复了吗?”学生提出问题,我主张由学生们自己解答或研究,甲的问题,乙未必不明白,他可以给甲解答。不必每一个问题都由教师解答。教师要沉得住气,放手让学生研讨。于是我问:“谁来解答?”另一个学生举手,说:“破折号之后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写出了春泥的软溶溶的特点,说明这是怎样的春泥。这里并不重复。”我表示赞赏:“很好,我已经不需要再补充了,你说得很好了。其他同学还有问题吗?”

    一个学生问:“我想问倒数第二自然段那里,‘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这里在‘记忆’什么?‘垂询’什么?”我肯定这个提问:“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什么记忆?为什么垂询?怎么理解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待会儿有结果就说,没讨论出结果,我再谈我的想法。”是的,既然师生平等研讨,那我当然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只是先别那么急。同桌开始讨论起来,教室里一时叽叽喳喳的。

    几分钟后,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表达他的看法:“‘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这‘曾经’就说明前面是作者的回忆,然后也抓住了想象。所以‘记忆’的是前面的景物。”我说:“‘记忆的是前面的景物’,是不是这个意思啊?”另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说:“好,你来补充。”她说:“看到第六自然段最后一行:‘我想走访那踟蹰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我想,她垂询、记忆的应该是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上面所描写的应该是在湮远年代中的景物。”文章结尾几句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这是一个难点,本来我是想放在最后挑破,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的,但现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涉及到这几句了,我决定放开,继续让学生思考讨论。我说:“同学们比我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一个学生举手了:“我觉得她记录的是整个春天,因为她写到风。我们学过文章《春》,里面说:风带来了很多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和各种花的香。风会带来春天各种的青草的香味,花的香味。这些是春天的象征性的事物。春风我们看不到、摸不到,但是风铃一响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而有风,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些青草和花等美丽的风景,所以说让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其实就是说让风铃去记录这些悄无声息的春的美景。”最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所有学生和每一个听课老师都为这个孩子喝彩!那一刻,我更是激动不已,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想。我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回答非常棒!还有补充的吗?听课老师呢?有没有想说说自己的理解?”老师们没有举手,我扫视了一下老师们,目光所及,不少老师纷纷低头,生怕我请他起来回答问题。我对同学们说:“唉,老师们每每让我失望,而你们每每让我骄傲,让我惊讶。你们比老师棒!”孩子们得意地笑了。“我补充一点,”我说,“其实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诗意的散文,所以有些时候不一定要把字句和意向理解得那么具体,非要说它‘记忆’什么,‘垂询’什么,那样就弄得太实了,就没有诗意了。它就是一种朦朦胧胧的诗情画意。刚才同学说得非常好,因为风飞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太多太多,啊,让风铃去记忆吧!垂询什么?也让风铃去问吧!这就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作者是对风铃产生的联想,于是就这么写了,但没有把话说得太实,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我是这么理解的,供大家参考。”我再次表扬同学们:“你们的确非常好啊!还有问题吗?一个学生说:“我想问:本文题目是《春之怀古》,她在春天怀古,到底怀了哪些呢?又为什么要怀古?”这么自然而然地把我的教学引向了对课文主旨的探讨!我接过她的问题,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你们学过朱自清的《春》吧?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朱自清的《春》写的是他真实看到的,他当时确实看到的。而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全部是联想的以前的春。”我再次按捺住惊喜与兴奋,不动声色地问——实际上是把学生的思考推向深入:“哪里看得出张晓风是联想的呢?你们找得到吗?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和朱自清《春》最大的不同是:朱自清写的是实景,但他也有想象。但是想象就是对看到的眼前景物的想象,是吧?那张晓风写的是眼前的春吗?”几个学生说:“不是,是想象中的春天。”“是她想象中的春,是吧?那么,从哪儿看得出来她是回忆的呢?”我继续引导。有学生开始小声读课文,有学生皱眉继续思考。不发言的时候,学生也非常可爱。一个学生没举手,而是似乎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必然曾经是这样’。”“对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还有一个地方,明确说这篇文章不是写现在,是写过去。哪个地方?”一个学生说:“最后一段。”我说:“对啊,最后说了。我们把这段读一读吧!”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我问:“这篇文章最核心最中心的一个词是什么?”没有片刻思考,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怀古。”“对,怀古。”我追问,“怀什么古呢?”学生又开始思索。我决定在这里给学生补充一些我的生活阅历,帮助他们理解。“今天早上我是坐高铁过来的,我不到7点就到了成都西站,那个时候距发车还有一个半小时。我一直有早晨锻炼的习惯,所以我就在西站外面走,没走几步就走到了村落。我想,哦,这儿原来是乡下了。于是我再往回走,没走一会儿,就走进了那个文中说的‘黑森林’,不过不是烟囱的黑森林,而是水泥筑起的大片建筑的森林。我当时就想,倒回去20年,这一片全都是农田啊!”“我想到我的老师,四川师大的杜道生先生,非常了不起。他已经去世了,活了102岁。10多年前我去看他的时候已经90多岁了。我走的时候,他拄着拐杖送我出来,用手杖跺着水泥地感叹:‘要不了多少年,我们就成了北朝鲜了。’当时我没反应过来,后来想到,是啊,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耕地的被占用,以后我们的粮食就紧张了,这是要出问题啊。什么问题?就是环保的问题。中国现在美丽的地方特别多,特别是一些古镇呀、村落呀等等,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曾经是甚至现在也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所以没有被过度开发甚至没有被开发,原貌很好地保留了,这就非常好。我今年国庆大假去了稻城,那里也非常漂亮,没有被污染。但是人类要进步,肯定离不开建设开发,问题是,怎么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中国因此走向了强盛,但也付出了一个代价——就是环境被破坏。张晓风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在2010年,她见到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便给马英九下跪。为什么?她恳求马英九用他‘总统’的影响力阻止一块湿地被破坏。因为那块湿地要用来建工厂了。我当时在电视上看到这新闻,就想到她写的这篇文章。张晓风对大自然太有感情了。你别看到张晓风在文中热情洋溢地歌颂春天,其实背后是她对现在城市发展的深深忧患。她对环保的呼吁,并不是直接说土地流失了,环境恶化了,直接给我们展示环境恶化的现状,相反,她在文中用90%以上的文字歌颂曾经美好的春天,一直到结尾才点题,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惆怅与沉重。这是我从刚才那位同学的问题,引发的一些联想和感慨。这个话题有点宏大了啊,但和谐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要落实,的确还得靠你们。好,这个话题比较沉重,说得大家面色比较严峻。不说了。”我再说这些的时候,大家都在静静地听,教室里特别安静,气氛的确沉重。我突然意识到我在激情之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或者说,这里正是我这两节课的明显败笔之一——我本来是问学生:“怀什么古?”可我并没有让学生起来回答,而是直接用我的感慨取代了学生的寻找。心中有一丝慌乱,赶紧继续问学生:“还有问题吗?”可能是我刚才富有“深度”的感慨把学生“征服”了,他们再没有人提问。我便故作轻松地说:“我希望同学们提一些我答不出的问题。如果你们把我问住,那说明我的水平很高,为什么呢?因为我教出的学生,思维活跃到提出了连我都回答不出的问题!我多牛啊!”

    学生们又笑了。我说的这一点倒是对的。可学生终究没有提出我回答不上的问题,这也是我对我这堂课不满意的地方之一。我把目光投向听课老师:“老师们有问题吗?”沉默。我采用激将法,再问:“学生都提了那么多问题,一个都没有吗?”一位女教师举手了,她说:“写春天,为什么提到穿过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的问题是,第一,写春天为什么写烟囱?第二,春天那么美,怎么又写黑森林?”我一听就觉得她到现在都还没读懂文章,但我疑心自己听错了,便问她:“你的问题是,作者既然写春天的美好,可为什么要写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是这个问题吗?”她点点头,明确说:“是的。”我想,这根本不需我来回答,我问学生:“谁来回答?”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烟囱是城市工厂才有的产物,是过去农村没有的东西。黑森林与久远春天的美景形成对比,突出过去春天的美好。”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起。我问那位老师:“明白了吗?”她点点头。我乐了:“我们同学多有本事,把老师不懂的问题都讲懂了,多厉害!你们都可以当老师了!还有问题吗?”一个学生问:“作者说春天不讲理,不逻辑,这是说春天的不好吗?”我又问:“谁来解答?”一个学生答:“这里是欲扬先抑,其实恰恰是突出春天的美好。”解答得不那么准确,作为老师,我觉得有必要作补充:“不讲理,不逻辑,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啊。春天像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但是总的来说,春天这么温暖,还是让人很高兴的。春天,昨天还在下雨,今天一下就阳光灿烂,桃花一下就开了。讲什么逻辑?不讲逻辑的,是吧?作者是想说春天常常给人惊喜。”这时候,下课铃响了。我从来不拖堂,今天更不应该拖堂,于是我说:“如果继续问,可能还有很多问题。其实我也有一个问题,这里提出来你们下来想想啊:作者为什么说‘每一丝飞絮都是柳的分号’?当然还有很多问题,你们下课可以继续提、继续思考啊。总之,通过今天的课,你们的问题越多,说明李老师这课上得越好。”同学们笑了起来。我一挥手:“下课吧!”全体鼓掌。


    附录:来自学生的课后反馈  

        关于春天的仿句 

        说明:那天上了课,我离开了大邑。两天后,该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邓茜媛给我说,孩子们课后沿着我上课的思路,继续仿造关于春天的句子。我看了,果真非常精彩——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张晓风)

        在《史记》之前, 在《论语》之前,在天下统一之前,一只狗熊掏蜂窝时猛然感到的甘甜, 一包竹笋在脱下外套时猛然感到的滋润,一双满是伤疤的手在猛然间感到的温暖,千千万万双素手在庭院在街道晾衣服时所猛然感到的暖……(王悦恒)

    春天的名字,必然也有这样的故事:在白昼来临之前,一颗星星在闪烁时猛然感到的光芒;在雏鸟长大之前,一只雄鹰在飞腾时猛然感到的力量;在花儿凋零之前,一只蜜蜂在觅食时猛然感到的甜蜜……千千万万朵野花在时间的催促下猛然感到花的旖旎。(罗先昊)

     一个孩子俯观大树时猛然看到的嫩芽,一只小鸟飞翔时猛然感到的舒适,一位老人在户外散步时猛然感到的温暖,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快乐,一只青蛙在醒来时猛然感到的活力……(唐梓茜)

    一棵枯树在等待中猛然感到的生机,双双小手在揉搓中猛然感到的温暖。(方琪)  一只松鼠在冬眠时猛然间感到的温暖,一朵花苞菡萏时猛然间感到的舒畅,一亩干枯的田地猛然间感到的滋润。(唐郁鑫)

    一颗小草钻出地面时猛然感到的温暖,一只乌龟冬眠时猛然感到的抚摸,一朵小花生长时猛然感到的力量,一枝树枝冒芽时猛然感到的活力……(丁雨鑫)

    一只蝴蝶在吮吸花蜜时,猛然看见墙角钻出一枝蔷薇;一只小鱼在游摆自由时,猛然看见河底添了一丝新绿;一棵青柳在洗涤头发时,猛然感到春风带来的柔软。(李思杰)

     春天,是耕地时猛然感到的青草味,是上山时猛然变浅的脚印……(周子艺) 春天是一个孩子打开窗户时觉察到的美好,是一位旅人在山谷间猛然听见的春雷声,是一棵小草生长时猛然间被人发现的欣喜,是一院野花斗艳时猛然感到的娇美,是一只仓鼠沉睡时猛然听到的鸟鸣声,是一只蜜蜂采蜜时猛然感到的甜美,是一只小鸟飞翔时猛然感到的辽阔。(杨嵛涵)   

         

          我想这样学语文(徐祥钦)     

    生活像是一张无色的画纸,语文像颜料,为这张单调的画纸涂上鲜艳的颜色。可是,虽然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语文忙碌的身影,但倘若有人问你,“语文”是什么?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常常让人一愣。

    既然连它的意义也不知道,那么该如何学习呢?其实,语文的学习是快乐并且神奇的。就如上周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方式,我便觉得这是语文的本貌,也最想这样学习语文。

    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方式很独特且富有特色,我想,这也是我喜欢这样学语文的原因之一了。上课之前,李老师发了一篇文章给我们。可上课铃响后,他却没有先讲文章,而是先和我们“讲话”。通过讲话中的语言互动和老师的生动引导,激发了我们对本堂课的好奇、兴趣。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经过和结尾,必然也是精彩纷呈的。这篇文章写得很深奥且富有韵味,如果用平常的学习方法是断然不能领悟的。可就是这种处于“聊天”的氛围,我们却奇迹般的学懂了。而且这种懂,乃是不懂。通过李镇西老师对语文的独特理解,我们也学会了读懂一篇文章就是要不断发问。就像《论语》中的“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只有读懂之后,才会不断发问,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肯定有人会说:这样学习能提高成绩吗?我想学习语文的方法,便是将李镇西老师的随和、以学为乐和刻苦、认真结合在一起。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考试中名列前茅。

    我想这样学语文,在以学为乐、刻苦认真中磨合出美好的未来。 





  •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