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新闻动态



  • 大型类书《中华大典-数学典》出版, 全面展示中国古典数学壮丽画卷

    2019年05月20日


    5月13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山东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华大典-数学典》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出版界、学术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数学典》的学术创新价值和出版意义。

    《中华大典》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十一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之首、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数学典》是《中华大典》二十四个分典之一。


    出席会议的出版专家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原副主任祁德树,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原《中华大典》办公室负责人、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冯宝志,山东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刘子文等;学术专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张柏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李文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数学典》主编郭书春,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数学典》副主编冯立昇,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教授王渝生,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李兆华,新疆大学教授伊里哈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郭金海,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董杰,河北省祖冲之研究会副会长张泽等;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原总编辑陆炎、总编辑孟旭虹、《数学典》责任编辑韩义华等参加会议。

    会议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授、《数学典》副主编郭世荣主持。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中国出版、中国科学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人、出版商务周报、百道网等新闻媒体代表出席了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表示,我见证了《中华大典》的缘起、立项整个艰辛过程。在大典完成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批有责任、有道德修养的老专家、老学者领着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出来了,真的很不易。

    把《数学典》做好对中国人特别重要,因为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是缺少科学技术的。而一个民族如果在数学发展史上没有地位,这个民族在世界思想史、科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够的。现在有了《数学典》,我们有大量可靠文献支撑的这么一套东西出来,会吸引一代青年学者在这个基础之上,真正站在中国古人的肩膀上,站在世界古人的肩膀上。所以这套书出版意义重大。

    大家都有一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家?大家是把前人所有的知识弄清楚的基础上,再有创新才会成为大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这一部大典为中国人把我们祖先的数学基因怎么很好地弘扬奠定了文献基础、思想基础。

    对出版工作提点建议,有实力的大社名社,应当走到世界前列去。出版社再努力一把,用现代的理念、方法、技术把《数学典》的数字化工作做起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群认为,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典》就是能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历史。这两天我们要开吴文俊先生的百年诞辰纪念会。吴先生早期突出的成就,就是数学机械化、中国数学史等相关的数学工作。他的这个成就被授予杨振宁先生主持的东方“数学诺贝尔奖”(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吴先生获得的这个奖不是小奖,是大奖。

    历史太了不起了,我们不借鉴历史,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牛顿说过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就是历史,历史就好像一座灯塔照耀我们前进的路,所以我们不要再暗中摸索,否则我们要多付出多少年无效的工作。

    我们的新闻出版工作者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为中国的数学史做好宣传工作。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表示,《数学典》的出版问世,要对参与整个编纂工作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盛世修典,能够修典和把典修好,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民族历史的重要担当,更是对文化自信的重要践行。祝贺《数学典》的出版,这是对传统文化中科技文化板块的重要贡献,表明中国古代不仅有技术,而且有充分的科学。要向出版社和编辑专家团队表示充分的敬意,为把《数学典》出版工程做好,要把各方面力量协调好,要把历朝历代的典籍整理好,12年时间,他们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提三点建议:一、深度发挥好《数学典》的作用,讲好中国数学故事。二、借助山东教育出版社在融合出版方面的基础,通过数字化的办法使大典更好发挥在科学研究/知识服务方面的作用。 三、建议对这项工程的艰难和编辑出版专家的艰辛劳动进行深度总结和广泛传播。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原副主任祁德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际、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华大典《数学典》的出版正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也是广大专家学者与出版人对国家民族深厚的历史情怀,以及对传承中华文化责任使命担当的具体体现。

    《数学典》的实施难度非常大,一直面临着诸如资料难以查找、编校排版等诸多困难。专家学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出版社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克服了多重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出版任务。希望山东教育出版社能以编纂出版《数学典》为契机,推出更多精品成果,取得越来越好的业绩。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表示,《数学典》的出版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中华科技文明发掘传承的大书。出版《中华大典》这个工程是体现文化自信最实实在在、最具体的表现。二、体现《中华大典》工程阶段性成果的大书。《数学典》是花十多年的功夫最终出版的大书。一方面,《数学典》是《中华大典》的阶段性成果,就其本身来说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还需要一个数字转化的过程,和怎样发行好、怎样应用好的过程。 三、体现当今时代荣耀的大典。典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只有一个盛世的时代才有担当和能力出版这种文化工程。四、体现数学研究者智慧劳动的大典。五、体现出版社社会责任担当的大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地结合起来,他们不仅出版了《数学典》,还是推出了一大批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出版成果。

    原《中华大典》办公室负责人、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冯宝志认为,《数学典》用新式类书的方法,把中国数学典籍里的精华分类编撰在一起,可以为今后的数学史、科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非常便于使用的资料,价值非常大。

    我非常理解出版社的编辑做这部书的艰辛。这些古籍的编校加工难度很大,同时又是数学史方面的东西,又有很多要用现代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古籍整理,难度非常大,出版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使这么一个巨著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中华大典》这个项目的发起时间非常早,数字化没有及时地同步进行下去。希望将来在数字化方面做一些工作,能够使这么一个好的成果更好地为学术界,为广大群众来服务。

    山东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刘子文表示,《中华大典》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盛世修大典,大典的出版意义非凡:第一,有益于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优秀的文化,大典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二,有益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多次提出要使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项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活起来”的方式,对文化的交流和传承非常有意义。第三,有益于出版社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益。第四,有益于彰显出版社的实力,不仅是物质实力,还有人才实力、编辑实力。山东教育出版社独力承担了《中华大典》二十四个分典中两个典的出版工作,是出版实力的重要体现。第五,有益于锻炼一批编辑队伍。最后,希望各位专家在今后继续关注、关爱山东出版事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张柏春认为,《数学典》的编纂出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个好汉三个帮”,《数学典》能够编纂成书,顺利出版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得到了全国数学史同道的直接和间接支持。为了这套类书,数学史专家和出版专家共同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敬意!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优秀图书,这次又出版了大套数学典籍,拓展了领域。感谢山东教育出版社对自然科学史所的多年支持!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李文林表示, 一个国家,基础建设是国家发展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建设也是这样,像《数学典》就是本质性的基础建设。

    这套书有三个比较鲜明的特征:一、是现在为止最全面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的数学原著; 二、采取了经纬交错的办法,使得编排结构比较清晰;三、这套书不只是古代典籍的编辑整理,同时也集中了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包括国际上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的成果。

    概括起来,这套书是我们国家科学史研究领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建设工程,对今后的数学史和科学史研究一定会产生一个重大的影响和推进。

    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教授王渝生认为,从吴文俊院士开始,到在座的林群院士、李文林研究员等,他们都是一以贯之地看到中国的数学也是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之一。吴文俊院士说过,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同以《几何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异其旨趣,各有千秋,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吴文俊还明确指出,他的机械化数学思想完全是自汉唐以迄宋元的中国传统数学方法的直接继承。

    研究数学史一定要基于源于忠于发于已有的历史资料:殷墟甲骨、汉魏简牍、敦煌卷子、明清档案,还有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四面八方的科技史料都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吴文俊先生提出我们的古证复原一定要有史料史实的依据,一定要在现存中国传统的数学典籍里,根据原文原术、原汁原味地进行古证的复原,领略、继承、发扬、创新。只有像郭书春先生这样既懂数学又懂中国传统国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学问做好。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李兆华表示,编大典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特别好的文化财富。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靠文字、典籍传承下来的,文化的自信,文化的开放,引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文化传统,要创新,还有一个继承传统的东西,这都是学者的责任,社会责任。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数学典》的编纂是一件很了不起但很困难的工作,要想系统地整理,既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数学知识本身的系统,又要考虑到数学的发展、数学史研究进展的新状况。因此,这并不是一个资料整理的工作,需要有很多创新的思想,很多创新的做法。这项大成果的出版是有历史意义的,是留给后代的宝贝,对学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河北省祖冲之研究会副会长张泽认为 《数学典》的编纂出版是对坚定文化自信有巨大功德的事情,是对文化传承有巨大功德的事情,也是对科学普及有巨大功德的事情。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有感触,特别感谢。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数学典》主编郭书春表示,《数学典》的结构是经目为纵,纬目为横,经目与纬目的设置力图体现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突出全面性,归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数学典》在《中华大典》统一栏目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特点创新设置了《中国传统算法》分典,并作为主体部分,同是合并原设定的“论述”和“综述”纬目为《数学概论》。这是《数学典》和其他典重大的不同。

    《数学典》的编纂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编委会的力量相当强,除了我之外全是博士硕士,而且都是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编委会人员基本上是一直负责到底的。出版社非常重视,在人力、物力和资金方面大力支持。责任编辑全力投入,经验非常丰富,非常敬业负责。

    我们的困难也有很多。我们编委会的人员都非常忙,有很多课题和行政事务。尽管大家都是科研骨干,其实大典编纂工作是个边写边干的过程,我们都是理工科出身,好多人对古文整理不太熟悉。而我们的工作对象95%是明末和清末的,多数没有研究过,是空白,所以是个重新学习的过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教授、《数学典》副主编郭世荣认为,大家对《数学典》的出版给予了高度的好评,对于在《数学典》出版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包括对《数学典》下一步的数字化工作,都提出了殷切希望。有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值得我们继续下去。我代表三十多位作者,对《大典》办及各相关部门、山东教育出版社、各位数学史同仁对我们编纂过程中的支持、鼓励还有鞭策表示诚挚的感谢。

    《数学典》现在完成了,最后评估是优秀,感谢大家,也感谢媒体朋友的支持,请大家以后更多地关注数学史研究、宣传与普及,更多地关注山东教育出版社。让我们共同携手,讲好中国科学故事,推进科学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谢谢参加今天新书发布会和座谈会的全体同志,特别感谢林群院士!

    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数学典》副主编冯立昇表示,《数学典》的体例既要考虑怎么按现代数学划分和组织内容,又要充分考虑到传统数学自身的体系和特点。我们费了很大的功夫,最后形成这样一个编撰体例,重心在传统算法,作为一个主要分典。《中国传统算法》的内容全部选自传统数学的典籍,但我们也兼顾到了现代数学的方法与学科划分。明清之际在中西数学融合的基础上,中国数学又有了一些发展和创新,这也为近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数学典》中的《会通中西算法》对明清中西数学融合数学文献及成果按西方数学分科进行了归类整理。为了更系统和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发展的脉络和整体面貌,我们还设了《数学概论》和《数学家与数学典籍》两个分典。从体例和内容看,《中国传统算法》贯通古今,有较重要的创新。另外,我们也兼顾到出土文献中发现的新史料,如收入清华简《算表》和北大藏秦简《算书甲种》等内容,因此这不仅仅限于点校整理,也包含了学术含量较高的整理研究工作。

    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董杰认为,我成长的过程中得益于《中华大典》,我围绕几个关键词来说一下感受:使命、担当、继承、创新。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我们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代我们的任务,我们有这个使命感。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数学担当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使命,中国人自己编出了数学学科的类书,用《中华大典》告诉所有人中国是有科学的。《数学典》的完成是把中国数学的基因传承下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练了一批“新兵”,作为一个晚辈参与其中,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个工作传承下去。从内容、编纂的模式都是创新的。这一过程让我们也有很多新课题,发表了很多论文。《数学典》能够顺利出版,学术水平是一个方面,研究人员和山东教育出版社之间的密切配合也很重要。我们真正体现了协调创新,这是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做出的一件极有创新价值的事情。


    新书发布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赠送了《数学典》图书。他在发言中对基金办和大典办的正确领导以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山东教育出版社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深度挖掘的精品力作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继续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数学典》成功出版和发布的激励下,坚持品牌品质品位和专业追求,与各界专家学者精诚合作,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出版成绩。出版社也会按照各位专家的要求,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运用现在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包括一些智能化的技术,把我们的《数学典》下一步进行深入开发,切实将它真正运用到现在的学术研究和人工智能的开发上,学以致用。






  •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