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儿子及其辉煌的业绩
——缅怀曾呈奎先生,兼评《中国现代海洋科学丛书》
——缅怀曾呈奎先生,兼评《中国现代海洋科学丛书》
齐飞(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年的春天,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科学事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春天。在这个春天,为中国和世界海洋事业奋斗了76年、96岁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呈奎老先生带着他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种种思考与世长辞了。也是在这个春天,由曾呈奎老先生任总主编的共9部10册约435万字的《中国现代海洋科学丛书》被山东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巨星陨落,令人痛惜;宏篇面世,又令人振奋。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事业,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原创性成果,为我国乃至世界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经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大海的儿子。”
1909年6月18日,曾呈奎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华侨世家。1927-1931年,曾呈奎在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在学习藻类学时,曾呈奎对海藻这类低等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立志献身于海藻事业。研究和利用海藻,首先要查清我国海藻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于是,他便着手开展海藻调查。他和他的助手对包括我国沿海在内的北太平洋西部的海藻进行了调查,完成了我国沿海的海藻分布、区系特点和北太平洋西部海藻区划的调查研究任务,基本上摸清了我国海藻资源的家底,为开发利用我国的海藻资源积累了最基本的资料。在对海藻的研究中,曾呈奎弄清了紫菜的生活史,解决了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带、紫菜栽培中的关键问题,推动了海带、紫菜等藻类海产养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最大的海带生产国,曾呈奎也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
20世纪50年代,曾呈奎开展了褐藻胶、琼胶的提取加工研究,用海藻生产出褐藻胶、琼胶、碘等,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褐藻胶生产大国。
20世纪70年代,针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曾呈奎率先系统地提出了“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设想。他亲自领导了在胶州湾进行的海洋水产农牧化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曾呈奎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海洋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政治头脑的海洋战略家。他提出“国家攀登计划B中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议;他还提出“中国应当增强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海上强国”,并建议应当毫不犹豫地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我国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国策,尽快开展海洋发展战略研究。 这都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被写进十六大报告和“十一五规划”。
曾老知道,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首先要了解海洋科学,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于是,在新世纪初,将近期颐之年的曾老,为实现其“建设海上强国”的宏愿,欣然承担了总主编的重任,组织致力于海洋科研和实践几十年、建树颇丰的权威专家和知名教授编写了《中国现代海洋科学丛书》。
丛书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物理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工程》、《海洋经济学》、《中国海洋学史》等,是我国第一套全面、系统论述海洋科学的丛书,是对我国海洋科学近六十年发展的一个全面展示和系统总结。其中,有不少理论创新之处,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如《海洋化学》首创性地建立了以“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理论、海洋生态系原理、物质全球循环原理”为纵线,以“海洋界面作用、海洋酸-碱作用、海洋氧化-还原作用、海洋沉淀-溶解作用、海洋络合作用”等五个化学作用为横线,纵横交织的海洋化学的理论体系;《海洋地质学》以总结我国资料为基础,广泛概括了三十多年海洋地质学各分支领域和最新领域的最新成就,并首次总结了渤海、黄海、东海陆架、冲绳海槽、南海盆地等海域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国海洋学史》是“我国第一部海洋学通史,填补了国家史志的空白”。
这套丛书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海洋环境科学》探讨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海洋生物学》介绍了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养殖技术;《海洋工程》阐述了海洋工程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减防海洋灾害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丛书的总主编曾呈奎老先生现已与世长辞了。作为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事业,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海洋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套丛书是他留给我们,也是世界海洋科学事业的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相信,这套丛书一定能在海洋科技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我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事业,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原创性成果,为我国乃至世界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经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大海的儿子。”
1909年6月18日,曾呈奎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华侨世家。1927-1931年,曾呈奎在厦门大学植物系学习。在学习藻类学时,曾呈奎对海藻这类低等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立志献身于海藻事业。研究和利用海藻,首先要查清我国海藻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于是,他便着手开展海藻调查。他和他的助手对包括我国沿海在内的北太平洋西部的海藻进行了调查,完成了我国沿海的海藻分布、区系特点和北太平洋西部海藻区划的调查研究任务,基本上摸清了我国海藻资源的家底,为开发利用我国的海藻资源积累了最基本的资料。在对海藻的研究中,曾呈奎弄清了紫菜的生活史,解决了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带、紫菜栽培中的关键问题,推动了海带、紫菜等藻类海产养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最大的海带生产国,曾呈奎也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
20世纪50年代,曾呈奎开展了褐藻胶、琼胶的提取加工研究,用海藻生产出褐藻胶、琼胶、碘等,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褐藻胶生产大国。
20世纪70年代,针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曾呈奎率先系统地提出了“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设想。他亲自领导了在胶州湾进行的海洋水产农牧化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曾呈奎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海洋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政治头脑的海洋战略家。他提出“国家攀登计划B中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议;他还提出“中国应当增强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海上强国”,并建议应当毫不犹豫地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我国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国策,尽快开展海洋发展战略研究。 这都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被写进十六大报告和“十一五规划”。
曾老知道,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首先要了解海洋科学,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于是,在新世纪初,将近期颐之年的曾老,为实现其“建设海上强国”的宏愿,欣然承担了总主编的重任,组织致力于海洋科研和实践几十年、建树颇丰的权威专家和知名教授编写了《中国现代海洋科学丛书》。
丛书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物理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工程》、《海洋经济学》、《中国海洋学史》等,是我国第一套全面、系统论述海洋科学的丛书,是对我国海洋科学近六十年发展的一个全面展示和系统总结。其中,有不少理论创新之处,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如《海洋化学》首创性地建立了以“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理论、海洋生态系原理、物质全球循环原理”为纵线,以“海洋界面作用、海洋酸-碱作用、海洋氧化-还原作用、海洋沉淀-溶解作用、海洋络合作用”等五个化学作用为横线,纵横交织的海洋化学的理论体系;《海洋地质学》以总结我国资料为基础,广泛概括了三十多年海洋地质学各分支领域和最新领域的最新成就,并首次总结了渤海、黄海、东海陆架、冲绳海槽、南海盆地等海域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国海洋学史》是“我国第一部海洋学通史,填补了国家史志的空白”。
这套丛书对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海洋环境科学》探讨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方法;《海洋生物学》介绍了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养殖技术;《海洋工程》阐述了海洋工程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减防海洋灾害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丛书的总主编曾呈奎老先生现已与世长辞了。作为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事业,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海洋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套丛书是他留给我们,也是世界海洋科学事业的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相信,这套丛书一定能在海洋科技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我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