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
张玉新
获赠作者签名的《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以下简称《随笔》),30万字差不多一口气读完。之川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和善,总是笑眯眯的;而他名声在外的却是善饮与豪饮,到哪儿开会都是人没到会就被接走喝酒去了,有时会上已经用过餐,也还是要被朋友再请出去补一顿酒,于是顺便显示出他朋友多,圈子大。客观上,作为中语会的头儿,作为教材的主编,他站在高处,人人都能看到他的光鲜与成就,但这些都只是“面子”。若是走得更近一些,比如外出同处一个房间,你还能看到他的勤奋。一次在西藏同团旅游,他早上5点多就起来爬格子。2018年退休,2019年发表了11篇文章。《随笔》向广大语文同仁展示了他的“里子”,一定会给人以某种启迪。出于教研员的“技痒”,把之川先生当作一位成功语文人的个案来观察,不揣浅陋,谈谈我阅读《随笔》的感受。
《随笔》不是一本学术专著,而是一位著名语文人在人生步入澄明之境的回顾总结。
“语文地图”展示的是作为全国中语会领导,到各地参加语文教研活动的工作层面“走遍全国”的缩影;“温馨记忆”是对家乡、父母亲人、妻子女儿、师友情谊之撷英;“纵横华夏”是语文教材编者与主编应邀到各地参加学术活动的记录;“漫游世界”是他周游二十多个国家的记游;“赏戏观影”是他欣赏戏曲、电影的观感集锦;“诗意人生”是他创作的诗歌;“往事依依”比较系统地记录了之川先生从1976年高中毕业到2018年退休的经历。七个专辑勾勒出之川先生快意人生的概貌,知晓了他起于贫贱至于声名大矣的本源,即当年的读书问学使其掘得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从而不断改善生存境遇,又在不断改善生存境遇的过程中,进一步读书问学,使家庭生活、职业生涯和谐、完美,从而渐趋人生的佳境。
中国台湾吴静吉《人生的四个大梦》,在对欧美大型跨国公司高级白领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一个人在17—33岁之间要完成人生的四个大梦。第一个梦,寻求人生价值;第二个梦,寻求一位良师益友;第三个梦,寻求终身的职业或事业;第四个梦,爱的寻求。书中论及,若在这个年龄区间圆了四个梦,则其后的人生之路就顺遂,否则便充满荆棘。这样的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其普遍性,许多成功个案也的确在这个年龄区间脱颖而出。
大致说来,从17岁开始读高中,若是19岁高中毕业顺利读大学本科,23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 到33岁正好是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若以之川先生在这个年龄区间的状况验之,除了第一个梦——寻求人生价值,在《随笔》中只能大致呈现,不能精确概括之外,其他三个梦竟惊人吻合。表面上看,这四个梦有前后顺序,其实不然,四个梦不是按顺序实现,往往是几个梦交织在一起,同时完成。
且看之川先生的圆梦历程。
他在十年动乱结束的1976年19岁高中毕业,因为没有升学考试机会只能回乡务农。但仅一年就幸运地赶上1977年恢复高考,对于有幸升学的人来说,这一年具有特定的意义。
弦歌台下奠基石
1977年—1980年(20—23岁),成为“文革”之后第一届中师生——考上淮阳师范学校,成为河南省14000名中专生的一员,这是他生活轨迹发生改变的起点。虽然有把握复习一年重新考大学本科,但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听从父兄的劝慰——尽快“吃上商品粮”,便“高高兴兴”去读了中师。
若是正常年代,这本应是读大学本科阶段。然而,这就是他的学历起点——中专。若没有这个起点,以后的生活轨迹将可能十分单调地呈现为下划线。恐怕没有谁从年轻时就具备了定型的“崇高理想”,很多人都是从迫切改变当前生存环境开始确立发展目标的。从这一点看,“吃上商品粮”或许就是他的第一个梦——寻求人生价值,尽管这个梦还很卑微。从芸芸众生之中挤过升学的独木桥,是那个时代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改变出身的唯一选择。当然,这个梦是不断变化的,不断被修改的,不断趋于完美的。但这是他人生第一个大梦的开始,这个梦是开放的,流动的,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因此也是美好、迷人的。
圆了第一个梦,恰好表明他的成功选择是建立在务实与审时度势的前提之下的,其后的所有选择,都是建立在这个心理基础上的。
纬五路上得师友
1981年—1984年(24—27岁),成功进修本科学历。对于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这三年是在工作岗位上。而之川先生又幸运地在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本科课程。平凡生活是大部分人的常态,毕竟从社会底层脱胎、破茧了。然而,幸运的光顾令他不可逃避,虽然中专起点,因为本县没有合格人选推荐,他被“矬子里拔大个”,经过考试获得进修机会。如果说考上中师主要凭的是家族遗传的话,那么本科进修则是他积极进取的直接结果。
这三年为他开启了学历深造上的一扇光明之门。这期间他的一个具体目标就是不能低于正规本科大学毕业生的水平,这个目标是关于学业的价值取向,是精神层面的追求,显然已经超越了“吃上商品粮”的物质生活标准。虽然仅仅是进修本科课程,他仍然是那股子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劲头。
“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沈伟方、张宝胜、俞绍初、王钦韶等”,这几位老师的专业分别是古汉语、语言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沈伟方老师古代汉语课他最喜欢,张宝胜老师对他帮助最大,介绍他去河南大学中文系旁听研究生辅导班。不能说河南教育学院没有名师大家从游,但是听到了张志公、张静、霍松林等大家的讲座,让他扩大了知识视野,逐渐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古代汉语,开始阅读专业著作,初步形成学问根底,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要以本科学历为前提,虽然当时并没有考硕士的想法,但若没有这三年的进修,学历进修之路休矣,“顾之川”不会产生,他还是那个顾来喜——一位安分守己的县城中学语文教师。
在河南教育学院进修,让他寻觅到几位良师益友,得到诸多切实的帮助。当然,这只是他在省城的交往,其后的经历他总能结识良师益友,总能获得助益,“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嘉陵江畔遇佳偶
1985年—1988年(28—31岁),考取硕士研究生。在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师从“招我入室,引我堂奥”的李运益先生,重温了第二个梦——寻求一位良师益友。李先生指导他读经典、治小学,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读研期间的两次游学,又令他大开眼界,丰富了人生阅历,很可能他的心越来越“野”了,学问上的更高追求或许已开始酝酿了。
硕士专业的选择其实肇始于本科进修期间对古代汉语的喜爱,但这还不是他选定的终身的职业或事业。
学业上的长进令人欣喜。在读期间,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协声同部说”评议》(1987年第6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学业的优秀。更为幸运的是,他圆了第四个梦——爱的寻求。嘉陵江畔,才子佳人,阴阳协调。研究生期间收获爱情,研究生毕业女儿出生。求学、寻爱两不误。《随笔》没有书写他的恋爱细节,但只要对他夫人钟涛教授稍有了解,就会觉得之川先生的选择或曰追求,是十分“划算”的。她在青海师范大学教书期间就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在之川先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读博期间,也考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师从聂石樵先生治古代文学。从“诗意人生”专辑中读到几首夫妻唱和的诗歌,其诗才不在川先生之下。博士伉俪的“博士后”女儿毕业于北京大学,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硕士,留在美国工作。给他生了这么优秀的女儿,之川先生娶了钟涛女士,不是“赚大了”吗?
青海师大结硕果
1988年—1991年(31—34岁),在青海师范大学当学报编辑。“青海于我,既是家庭生活起步的关键时期,更为日后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他圆了第三个梦——寻求终身的职业或事业。虽然博士毕业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做编辑,但是,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做编辑是他重新择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希望延续这段工作经历。夫人硕士毕业先到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书,他便“尾随”而至,夫妻团圆了,家也安了,女儿也一岁了。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研究,继续深入研究他喜欢的古汉语。
《随笔》中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他此时的专业发展状况:“学报编辑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其他学报同行的互相帮助……三年下来我竟发表了十几篇文章。”他自己说,硕士刚毕业,写文章不难。加上工作岗位的便利,便一发而不可收。他以《通雅》研究为核心,适度外扩研究范围,可谓硕果累累:
《通雅》版本源流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通雅》成书年代考,延安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通雅》转语的表现形式,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通雅》性质考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通雅》对转语的研究,古汉语研究,1989年第2期
《通雅》成书时间辨,文献,1990年第4期
清代语言学指要,青海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清代古音学的开山之作——《音学五书》述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河南方言词考释,许昌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
重文轻言与中国传统语言学,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字,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俗字与《说文解字》中的“俗体”,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阮元的小学成就及治学方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989年就发表7篇学术论文,两年间围绕《通雅》发表6篇论文。通过写文章,架构自己的专业系统;借助工作的便利,“善假于物也”,发表论文促进研究的成果化,良性循环不仅增强了专业研究的信心与方向,“每篇都有几十元的稿费”也大大改善了生活。那时硕士毕业工资大约也就80多元,之川先生的学术研究(加上夫人的稿费)所得,不正是学问价值的体现吗!无怪他的邻居那么羡慕他们家。
从研究的角度看,他的谋略十分务实,也容易集中出成果。试想,若是一个巴掌打出去,哪有“一指禅”威力大?这种研究策略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在硕士期间以撰写毕业论文为核心任务,通过导师指点,刻苦阅读专业书籍,已经形成规范的治学方法,明确了发展路径,只要有时间与经历,别说是《通雅》,研究什么都会有成果。所以,成果虽然出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的岗位上,学问根底却是在西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打下的。
这期间的研究成果使他不仅顺利以“方以智及其《通雅》研究”获得青海省古籍整理课题立项,还出乎自己意料地成功获得了199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雅》与明代汉语词汇研究”,获课题费8000元。青海三年,他不仅专业研究硕果累累,名利双收,家庭幸福美满,更为他望京的博士生涯做了充分的学问上的准备。
望京岁月谱新篇
1991年—1994年(34—37岁),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刘坚先生,除了又重温第二个梦——寻求一位良师益友之外,更是圆了第三个梦——寻求终身的职业或事业。
之川先生自己说:“以1994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18年在学校,身份在教师(中学、大学)与学生(淮阳师范、河南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间转换;后24年在人教社,由编辑、副编审而编审。”
博士伉俪很有趣味,在青海师范大学,是夫人先到,丈夫追随;北京读博期间则是丈夫先到,妻子追随。当然,夫人不是作为博士丈夫的“陪读”,而是自己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是以博士的身份与之川先生并肩站在一起的。
从西北偏远城市到达京师,扎实的学问根底进一步得到夯实,顺利毕业不在话下。关键是结识的圈子更大,圈子里的人士层次更高。
明智的职业选择,博士毕业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做编辑,站在行业的制高点,就是“后24年在人教社,由编辑、副编审而编审”,这些经历相信语文人不必读《随笔》也都知晓的,我就不赘述了。
读《随笔》的过程中,我不断圈画、批注,记下自己的感悟。而读书改变命运这个真实的命题也不断在思绪中跳出。
他“少也贱”——出身河南农村,也“多能鄙事”——不仅干农活,还学过土法制糖。他的人生起点很低。
他高中毕业回乡做农村代课教师,与语文结缘,但他作为语文教师的起点仍然很低。
他中师毕业,从农村语文代课教师成为真正的农村语文教师,这是很多有类似经历的农村青年命运轨迹的终点——“吃上商品粮”。
于是他跳出这个圈子,靠读书改变命运,不断读书,持续改变命运。
空间上,家乡(农村)——淮阳(县城)——郑州(省城)——重庆(外省)——青海(外省)——北京(首都),在西部绕了一大圈蓄势待发,终于在首都站稳脚跟,一展宏图,达到人生的辉煌。从家庭出身看,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即便到了大城市,也还是把农村生活在城市翻版,但之川先生很快就成了“北京人”。
学历上,中专——本科(进修)——硕士(委培)——博士,线索若隐若现,但始终曲折向上,由最低到最高。单从求学经历看,读到博士的人多矣,未必有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未必在工作中做出成绩。
职业上,农村代课教师——农村教师——大学学报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岗位的每一次调整都朝着更适合自己发挥潜能的方向挺进,直到确定终身的职业或事业。通过职业的变化改善工作环境,改变生活境遇,丰富人际交往的圈子。之川先生在圈子里的影响可谓大矣。
从地点变迁、工作变化、学历进修等方面观察,可谓一步比一步高,圈子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而这一切变化,都集中在19—34岁这15年里,大体上合乎《人生的四个大梦》的论断。而诸条线索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他的学历提升之路,学问精进之路。在这条路上,啃读传统小学经典,使他找到治学的门径,在学问成果化的过程中架构体系,有效避免了传统治学重经验而轻架构的不足。这些努力,最终为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职业发展中成就了著名语文人顾之川。
作者简介:
张玉新,1963年生。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教授。教育部国培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吉林教研基地常务负责人。吉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张玉新导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教育学会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