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中外文学交流史》编后记

祝 丽

随师兄去府上拜访钱林森教授,满怀激动与期望,已是九年前的事了。那天讨论的出版项目,占去此后我编辑生涯的主要时光,筹划项目、联系作者、一次又一次的编写会,断断续续地收稿、改稿,九年就这样在焦急的等待、繁忙的工作中过去了,而九年,是一位寿者生命时光的十分之一,是我编辑生涯中最美好的日子……每每想到这里,心中总难免暗惊。人一生有多长,能做多少事,什么是值得投入一生最好时光的事业?付诸漫长时光与巨大努力的工作,一旦完成,最好的报偿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只是到了最后这段日子,我才平静下来。或许这些困惑都是矫情,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做完一件事,就足够了。不求有功,但求告慰自己。

《中外文学交流史》17卷终于完成,钱老师、周老师和各卷作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心怀感激。在这九年里,有的作者不幸故去,有的作者中途退出,但更多的朋友加入进来。吕同六先生原来负责主持意大利卷,工作开始不久不幸去世。我们深深地怀念吕同六先生,他的故去不仅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们这套丛书的损失。张西平先生慷慨地接替了吕先生的工作,意大利卷终于圆满完成。朝韩卷也颇多波折,起初是北大韩振乾先生承担此卷的著述,后来韩先生不幸故去,刘顺利先生加入我们。刘顺利先生按自己的学术思路,一切从头开始,多年的积累使他举重若轻,如期完成这本皇皇巨著。还有北欧卷,我们请来了瑞典的陈迈平(万之)先生,后来陈先生因为心脏手术等原因而无力承担此卷撰著。叶隽先生知难而上。期间种种,像叶隽所说,“使我们更加坚信道义的力量、人的情感和高山流水的声音”。李明滨、赵振江、郅溥浩、郁龙余、王晓平、梁丽芳、朱徽先生都是学养深厚的前辈,他们加入这个团队并完成自己的著作,为这套丛书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提高了丛书的品位。卫茂平、丁超、宋炳辉、姚风、查晓燕、葛桂录、马佳、郭惠芬、贺昌盛先生正值盛年,且身当要职,还在百忙之中坚持写作,使这套丛书在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上具备了最前沿的学术品质。齐宏伟、杜心源、周云龙都是风头正健的学界新秀,在他们的著述中,我们看到了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美好前景。

这套书是个集体项目,具有一般集体项目的优势与劣势,成就固然令人欣喜,缺憾也引人羞愧。当然,最让人感到骄傲与欣慰的是,这套书自始至终得到比较文学界前辈的关心与指导,乐黛云教授、严绍璗教授、饶芃子教授在丛书启动时便致信编委会,提出中肯的指导意见,以后仍不断关心丛书的进展。2005年丛书启动即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2年,本套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这既为丛书的出版提供了保障我们更认为这是对我们这个项目出版价值的高度肯定,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因此我们由衷地喜悦,并充满感激。

丛书是一个浩大的学术工程,也得到了我们历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5年策划启动时,还没有现今各种文化资助的政策,出版这套丛书需要胆识和气魄。社领导参与了我们的数次编写会,他们的睿智敬业以及作为山东人的豪爽诚挚给我们的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丛书编校任务繁琐而沉重,周红心、钱锋、于增强、孙金栋、王金洲、杜聪、刘丛、尹攀登、曲佑苇、左娜、宋婷诸位编辑同仁投入了巨大热情和精力,承担了部分卷次的编校工作,周红心协助我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保证了丛书项目如期完成。

感谢书籍装帧设计师王承利老师,将他的书籍装帧理念倾注到这套丛书上。王老师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从封面到版式,从工艺到纸张,认真研究反复比较,最终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学与学术和书籍之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丛书设计独具匠心而又恰如其分。

《中外文学交流史》17卷在历经艰辛与坎坷之后,终得圆满,为此钱老师、周老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钱老师作为项目的发起人、主持人,自然功德无量,仅他为此项目给各位老师作者发的电子邮件,连缀起来,就快成一本书了。2007年在济南会议上,钱老师邀请周老师与他联袂主编,从此周老师分担了许多审稿、统稿的事务性工作。师兄葛桂录教授的贡献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没有他的牵线,便没有我们与钱老师、周老师的合作,这套丛书便无缘发生。

大家都是有缘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缘起而聚、缘尽而散,聚散之间,留下这套书,作为事业与友情的纪念,亦算作人生一大幸事。在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史上,在中国出版史上,这套书可能无足轻重,但在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它至关重要。它寄托着我的职业理想,甚至让我怀念起20多年前我在山东大学的学业,那时候我对比较文学的憧憬仍是纯粹而美好的,甚至有些敬畏。能够从事自己志业的人是幸福的,我虽然没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但有幸从事比较文学著作的出版,也算是自己的志业。此刻,我庆幸自己是个有福的人!

查看图书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