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珍
自古以来,鲜有文人学者肯为民间艺术家建立档案,树碑立传,而民间文化的不可复制性又迫切需要我们用文字、图片、影像等手段记录下那些精彩辉煌的场面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否则,民间文化将陷入人亡艺绝、湮没无闻的困境。如今,天津皇会文化也正处在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如果不加大保护措施,也会产生“非正常死亡”的后果,在这紧要关头,必须有人来自觉承担为天津皇会建立文化遗产档案这一历史使命。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从2011年开始对天津皇会进行文化档案普查,这次普查不是任何艺术学科里一般性普查,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总结,在天津皇会文化研究中,涉及到音乐、舞蹈、武术、戏曲、杂技和工艺等知识,因此,必须在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民艺学等领域的有识之士通力合作下才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计划采访10道历史悠久的老会,而参加这项工作的年轻学者,均为本院师生,她们都是各个学科领域内的佼佼者,学有所长,锐意进取,因此,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的调研和创作初战告捷,可喜可贺。
目前,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已经出版了五本,即《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锦衣卫桥和音法鼓老会》、《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静海县台头镇大六分村登杆圣会》,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奖励基金管委会已经向十家老会赠送了这五本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赠书仪式在“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举行。已经出版的这五本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注重科学性、文献性、历史性和学术性,还体现了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相信这五本书将为文化遗产档案的写作开一个好头,并将成为此类写作的范本。
在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的写作过程中,史实钩沉与田野调查相互结合,历史文献与口头资料互为佐证,在求实与求真的过程中也将口述史的研究与实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的作者们在阅读了大量地方志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各个老会的会所进行口述实录,并利用多媒体方式全方位地记录了受访者的叙述、表演和老会的生存现状,由此可见,存录到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的那些具有原生态色彩的文字、图片和影像等资料,是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同时具有极强的方法论意义,正如冯骥才先生在这套丛书的序言《文化存录的必要》一文中所讲:“这种方法是我们在社会转型期间,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进行地毯式田野抢救时所采用的一种创造性的学术方法。”
当读者开始阅读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时,相信人们不会忘记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的筚路蓝缕之功,而这些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发轫之作,也将成为浩瀚书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阅读此书的人们从中采撷到历史的、文献的或学术的等领域的鲜花硕果时,他们或许会发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发的感慨:“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是啊,放眼未来,当人们联想到天津皇会文化档案的作者们深入到天津皇会的每个角落中去挖掘探索历史记忆的情景时,这些充满文化情感的场面,一定能够感染读者并使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而这种穿越历史的通灵之感,或许正是文化传承的真正魅力所在。冯骥才先生讲过:“历史不仅是站在今天看昨天,也是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不同代际的人之所以能够在文化情感上产生水乳交融的感觉,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是起到了一个精神纽带和文化桥梁作用的。